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三点一线”紧盯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这个镇人大推动承诺落地惠民
今年以来,松江区佘山镇人大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通过节点监督、定点视察、难点助力、一线协商的“三点一线”工作法,积极构建“全程参与、精准发力、闭环管理”监督体系,力促民生承诺落地生根,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镇人民。
强化节点监督
助推项目实施
佘山镇六届人大九次会议主席团会议审议《佘山镇人民政府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报告》。
佘山镇人大瞄准1月、3月、6月、7月这4个重要节点,对镇政府10个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分解、季度进展、年中进度实施节点化监督。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先后听取了镇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项目推进情况报告。镇六届人大九次会议上,代表们听取审议了镇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报告,镇政府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截至目前,木荷苑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佘北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主阵地建设等3个项目已完成建设,秋水苑配套建设等其他7项紧扣时间节点全面推进。
采取定点视察
跟踪项目进度
组织人大代表及群众代表实地查看佘北大居三个安置房项目、木荷苑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建设情况,了解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进度。
7月,组织代表实地察看佘北大居三个安置房地块、木荷苑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等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查进度、听报告、督精度、听取群众满意度。上半年,镇人大主席团成员采取“四不两直”、专题调研等方式,先后深入老旧小区、新镇村民宅、安置房和平移基地等点位进行调研式监督检查16次,同时,组织代表就近就便开展微调研,定向定点观察项目建设进度,广泛听取群众建议,累计梳理问题清单15条,提出兰笋物业进驻平移基地、保障房屋按期交付、提升群众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高党群服务阵地使用效能等意见建议13条,精准推动项目实施。
聚焦难点助力
保障项目推进
镇人大积极探索代表履职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融合新模式,聚焦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民生诉求和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接待群众、走访群众、现场协调等形式,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保障了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天山新村、云峰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中,部分居民反映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桩点位设置少、选址靠近房屋,绿化分布影响出行,脚手架施工影响生活等问题,镇人大组织代表现场协调、督办群众诉求事项,查看充电桩点位设置、绿化布局,积极做好项目方案解读和群众沟通解释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处理在源头。针对群众反映的天山新村一号楼前区域路面破损、管道排水不畅问题,代表及时对接社区居委会、镇城建中心、旧改项目部、河长办多次进行协调,召开现场办公会,最终由修缮部门统一进行整改建设,将路面垫高后改善雨水倒灌,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社区整体环境。
开展一线协商
将群众意见贯穿监督全程
聚焦围绕天马城中村、陈坊村和北干山村动迁群众,新宅村和刘家山村平移上楼村民,新镇村村民住房改善需求,结合“三进三带”工作机制,开展协商活动3场次,邀请镇分管领导、业务部门、信访部门、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进实践站共商共议项目施工、动迁安置、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活动中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安置房文明施工、优化安置房分配方案等方面的建议得到采纳。7月至8月,依托基层实践站及全镇31个代表联系群众平台,镇人大广泛听取关于区、镇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目前已收到建议32条。此外,镇人大积极监督推进协商活动中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先后解决了陈坊新苑小区门口增设斑马线、秋雅苑小区门口道路两侧乱设摊、新宅村村民要求退出供养享受平移政策等问题,这也是监督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专项工作的延伸,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字:计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