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浙江海宁:“一题多联”绘就“幼有善育”幸福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老师您好,我们家宝宝来上托班啦!”在海宁宁乐托育机构,送孩子入托的家长一边交流,一边连连称赞,“现在家门口就有托班,环境温馨又安全,师资专业还贴心。”这暖心的一幕,正是海宁市人大持续推动托育服务提质增效的缩影。

2022年,海宁市人大作出《关于加快建设育儿友好型和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决议》。3年来,海宁市人大将监督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落实《决议》的重要抓手,创新运用“一题多联”监督机制,推动托育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



人大政府同向发力

共绘托育发展“新图景”

“调研时不少家长反映,想送娃入托却愁‘离家远’,民办机构又怕‘收费高、不放心’。”“我们正梳理公办幼儿园资源,计划通过‘托幼一体’模式增设托班,先从生源集中的学区试点!”为破解托育服务发展难题,海宁市人大与市政府建立“一老一小”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一次“围桌共商”,实现人大监督与政府履职同频共振。

围绕托育服务领域的规划编制、政策配套、标准制定等重大事项,市人大在年初制订核心业务下沉基层单元计划,组织政府部门进代表联络站,面对面听取代表和选民的意见建议,推动嘉兴首个托育服务专项规划及配套政策出台、全省首个公办特殊儿童托育园建设落地。



行业部门监督联动

打造普惠服务“主阵地”

“目前工程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装修材料是否符合婴幼儿场所环保标准?”2023年,“普惠托育扩容”被票决为海宁市民生实事项目,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核心内容,其建设进度与运行质量备受关注。

市人大第一时间组建项目代表监督小组,会同住建、消防等部门开展联动监督,部门也主动邀请代表“把关”,并建立了代表意见“快交办”、问题情况“定期报”的信息互通机制,全程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2024年,市人大又联动市财政局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对评价发现的6个问题在《决议》执行情况调研报告中予以吸纳,部分内容作为问题清单交市政府研究,督促整改、逐一销号,助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规范高效运作。



审计监督贯通协同

疏通政策落地“中梗阻”

“符合税收减免却不知道要怎么申请?”“合租的场地怎么才能享受水电居民价优惠呢?”一次座谈会上,民办托育机构的“苦水”,暴露了育儿友好政策落地的堵点。

为此,市人大将育儿友好政策落实和相关资金管理情况作为与审计监督联动的内容,列入2024年审计计划项目。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参与审计方案制定、专题会商重点审计内容、阶段性听取审计情况汇报、全过程跟踪结果反馈。经过半年的联动监督,梳理出三大方面6个问题,市人大将其纳入《决议》执行情况审议意见,助推打通托育机构税费减免、水电气居民价等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社会力量多元参与

织密托育服务“监督网”

托育服务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海宁12个镇(街道)轮办主题监督月活动,“民情直通车”开进村(社区),还开通了媒体专栏互动,让社会监督“随时在线”。

人代会期间的“一老一小”专题询问会,会前公开征集问题,会议全程媒体直播,开通网民提问,部门现场应答,社会反响热烈。

此外,推动成立市托育服务协会,为深化社会监督延伸了“专业触角”:定期开展服务指导、质量“体检”,评估结果及建议直达人大街道工委;两位协会专家受聘专题监督小组顾问,专业声音,让监督更准更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