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看见”到“被信赖”——江西省金溪县人大常委会全方位推行人大代表“亮身份”履职
引言
在市民广场、公园游园、公交站台、商贸集市、工厂车间、小区楼栋、自家门口……群众随时随地都能通过代表“亮身份”公示牌,一个电话、一次扫码,找到人大代表,快速解决身边“烦心事”——这样的高效履职场景,在江西省金溪县的街巷社区、乡村基层正不断上演。
近年来,金溪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主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人大代表全方位“亮身份”工作,依托“小牌子”全方位织密联群网、做足“绣花功”;以真挚的担当与群众“心贴心”,扎根履职一线的“深与实”;破壁垒、“组联盟”,下活“全域一盘棋”;从“被看见”的抵达,到赢得“被信赖”的掌声,他们以实际行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扎根结果。
今年6月,江西省金溪县全面推行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全方位“亮身份”工作,推动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四进四助”(进联络站,助力增进民生福祉;进农家,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进社区,助力加强社会治理;进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活动。代表“亮身份”,亮出了“时时可见代表之影、处处可闻代表之声、事事可感代表之为”的基层民主治理新图景。
“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但如何精准把握“群众想什么”?
“小牌子”做足“绣花功”
“我们人大代表‘亮身份’实现了对象全覆盖、信息全方位、联系全天候。”金溪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爱花介绍说,目前全县省、市人大代表27人、县人大代表210人、乡人大代表796人,四级共近千名人大代表向人民群众亮出代表“身份牌”,内容包括本人的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履职承诺、二维码以及重点关注领域等具体信息和形象照片。在“亮”的方式上,采取线上线下、站内站外相结合,探索人大代表在五类不同场景“亮身份”,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梢。同时,群众登录“金溪智慧人大App”,便可在“民情快递”模块直接留言提意见,足不出户对话代表,实现“有事码上提、代表马上督”。
在金溪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行代表“亮身份”活动前,金溪县委书记熊璐带头进站接待选民。图为2025年4月28日,熊璐(中)在秀谷镇接待选民群众。
“扫一扫就能联系代表,还能察看代表履职记录和问题办理进度。”黄通乡墩厚村村民老李边说边演示,“前几天反映的饮用水源地漂浮垃圾的问题,第二天就解决了。”
“疏山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破损多,雨天还有积水,你是人大代表,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临街的几户店主通过人大代表“身份牌”中的信息找到县人大代表黄燕玲反映这一情况。黄燕玲随即把这一情况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社建委组织相关代表和交警、城管等部门进行现场察看。不久,疏山路修缮改造工程形成政府决策列入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计划。
据介绍,金溪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完善民情民意收集、研判、办理、反馈、评估等工作机制。代表根据“亮身份”办理五条处理路径流程,第一时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甄别应答,及时助推解决或流转处理,并全程跟踪督办。
今年盛夏,凤尾山梨园的果农揭建芳通过人大代表“亮身份”渠道联系上县人大代表、新媒体协会会长樊志强,道出蜜梨丰产但面临滞销的困境。樊志强调研发现,揭建芳的困境并非个例,全县多个种植梨树的乡镇都面临销售难题。于是,他迅速组建助农直播团队,以直播带货破解滞销难题。团队联动多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发动同行与公益组织转发扩散,连续多天在不同乡镇果园进行助农直播,带动销售量超4万斤,销售额达23万元。紧接着,团队还培训本土农民主播,不断推动茶油、油面等更多农产品登上电商舞台。“人大代表的根在群众心里,用专业优势帮群众解难题,就是最有意义的履职。”樊志强说。
2025年6月15日,在金溪县陆坊乡,人大代表进农家走访选民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在城西工业园区,一场持续多月的园区供热价格争议,不久前也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画上了句号。几年前,金溪县在城北、城西两个工业园区推行集中供热模式,但项目启动后,企业主们发现,蒸汽供应企业因供热距离、运输成本等原因,对两个园区实行差异定价,且会私自调价。“你们可得管管这供热价格,太不合理了!”他们向许晓梅、周国强两位在园区亮身份的县人大代表反映了此情况。两位代表第一时间开展了走访活动,并提交了《关于统一全县工业园区蒸汽价格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出“统一两个园区供热价格、规范调价程序”等具体意见。很快,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园区管委会、发改委等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同时邀请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经过多方协调,最终达成规范定价的一致意见。
“人大代表就是企业的‘传声筒’和‘解忧人’。”许晓梅说,看到企业主们重拾干劲,就觉得这份建议值了。
金溪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一块块“小牌子”,全方位织密代表联群网、做足绣花功,实现了从过去“难找到代表”到现在“代表就在身边”的转变,有事找代表商量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如何打破部门壁垒、突破空间阻隔,让“代表亮身份”的效能最大化?
“组联盟”下活“一盘棋”
入夏后,持续的高温让左坊镇农贸市场内闷热不堪,经营的商户和赶圩的村民颇有怨言。一名村民拨通了市场门口代表身份牌上邓利民的电话反映这一情况。接到反映后,邓利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将问题和解决方案整理成建议提交给镇政府。很快,5台崭新的大吊扇在市场内安装到位。然而,细心的邓利民想得更多一些:“乡镇农贸市场是县人代会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标准一样,其他乡镇会不会也有同样问题?”他及时将该问题反映到县人大常委会,在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的牵头下,12个乡镇代表小组分别对此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督办。随后,各乡镇农贸市场内陆续安装了风扇。商户们纷纷称赞:“人大代表这件事办得及时、办得好!”
2025年8月27日,金溪县人大代表协同“法律明白人”在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助力基层治理。
双陈河是金溪第二大内河,流经5个乡镇,全长47千米。曾一度因水质差和常内涝被当地群众诟为“绝福河”。对此,县人大环资委牵头组建沿线五乡代表联盟,察现场、走沿线、访群众、提建议,齐力持续会诊双陈河治理。双陈河流域治理被纳入重点项目建设施工后,代表联盟又提出“水岸同治”“水里的问题在岸上”“下游的问题在上游”的系统治理建议,还定期深入建设现场督进度、察质量,深入河岸农田、上游企业视察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企业、工业企业排污情况。如今,双陈河疏浚取直、岸绿水清、内涝减少,出境国考断面水质全年达标。双陈河不再是断绝沿线群众幸福的“绝福河”!
正是代表小组和代表联盟这种模式,下活全域“一盘棋”,丰富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解决了一批共性的跨地域的突出问题,使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更接地气、更有实效、更贴民心,凝聚起服务群众的“大动能”。
对外亮出个人信息,人大代表会不会有顾虑?会不会为难?
“被看见”赢得“被信赖”
在人流量很集中的金溪县城市社区管委会象山社区象山广场,社区书记王苏芬的县人大代表身份被置于广场最显眼处。与她一起亮出身份的,还有其他3名县人大代表。“起初还担心会不会有骚扰电话,但实际推动后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反而人民群众能更方便跟我们取得联系,我们获得民情民意的渠道更畅通了。”王苏芬还表示,“通过人大代表这个平台,有了更多处理事情的渠道,解决问题也更快捷了。”
主动亮出身份之前,锦绣社区玉虹国际小区居民只知道王长琴是一名社区志愿者,热心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今年6月,王长琴的人大代表身份信息在小区楼道门口和小区广场同时公布后,她比以前更忙了。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有时半夜还接到小区居民的求助电话。履职平台里,一条条民情快递直达,她一一及时处理并反馈,久而久之,赢得了居民的信赖。“亮身份让我感觉到一份深深的荣耀,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更有力量去做我能做的事。”
代表“亮身份”使代表联系群众从过去的被动参与向主动联系转变、碎片化参与向常态化转变、定时定点向随时随地转变,既增强了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又拉近了代表与群众的距离,加强了社会各界对代表的监督,使代表更加自律并注重树好形象,倒逼代表履职做表率,建功双岗位,促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开新花、结硕果”。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金溪县近千名四级人大代表在不同点位“亮身份”4600余人次,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42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956件。
【结 语】
当一个个人大代表身份牌如同星光在金溪大地上闪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扎根基层、向阳生长的故事。在这全新的履职故事中,每位代表都成为民生的守护者,从“被看见”的抵达,到赢得“被信赖”的掌声,老百姓的“表情包”从遇到问题的皱眉,到问题解决的笑容,见证的是履职的担当、民心的回响,点亮的是金溪大地上温暖的万家灯火。(作者:黄颖 王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