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甘肃徽县水阳镇:代表联动聚合力 产业联建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陇南市徽县水阳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以全镇“135”产业发展思路为指引,以“代表联动、产业联建”为抓手,深度参与六大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全力擦亮“水阳鲜蔬品牌”,激活农旅融合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立足区位谋定位,绘就产业振兴蓝图

水阳镇地处徽县近郊,徽谈路穿境而过,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为有效助推产业发展,人大代表们走村入户探实情,座谈交流寻意见。通过充分调研论证,按照“服务城市‘菜篮子’、打造农旅新名片”的发展定位,建议围绕“135”产业发展思路,坚持绿色、健康、环保种植理念,建成刘沟、石滩、滩店、牟坝、新寺等六大设施农业基地,并延伸“育、产、销”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农业产业高效发展蓄势赋能。



家站联动抓产业,代表为旗促发展

在产业发展一线,处处可见人大代表忙碌的身影。刘沟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牵头引进徽县卓跃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80亩,建设标准化菌蔬大棚150余座,联动大棚1座,发展循环农业。年初,基地60亩羊肚菌迎来了首次采收,获利近100余万元;夏季,基地100余亩架豆喜获丰收,亩产约2000公斤,又为基地创造了可观收益。同时,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参与菌蔬种植、采收、分拣、物流运输等环节,人均年增收1.2万元。滩店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率先垂范,带头流转土地,今年牵头建成40余座蔬菜大棚,种植黄瓜30亩,亩产达6000斤,预计全年收益40万元,为村民提供150个就业岗位。石滩村人大代表联合合作社,采用“一棚多种、一地多收”模式,种植黄瓜、辣椒、草莓等10余种果蔬,年产值突破百万元。代表们不仅带头发展产业,更积极协调技术培训、对接销售渠道,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全镇形成“一人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良好局面,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抢抓机遇强实干,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人大代表们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有效推动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产业集聚。为完善产业基础设施,代表们通过提交议案、建议等方式,推动争取项目、资金,致力于为六大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冷链仓储、智慧灌溉系统;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水阳蔬菜”“水阳瓜果”品牌化建设,并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同时,代表们积极挖掘农旅资源,将滩店村时令果蔬园、新柳村蟠桃采摘园、泰山村农家乐集群串点成线,通过“果蔬采摘”等活动,吸引游客,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规模发展显成效,共享产业振兴成果

在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水阳镇六大设施农业基地发展各类果蔬2000余亩,带动800余户农户增收。“水阳果蔬”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远销陕西、川渝等地。农旅融合发展更是成绩亮眼,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双增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滩店村村民王大妈的话语,道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水阳镇正将分散的产业资源整合为“五个产业带”,形成农旅康养精品线路,推动集体经济“协同共赢”。



产业兴则乡村兴,品牌强则百姓富。水阳镇各级人大代表将继续以“联动聚合力、联建促发展”为路径,深化产业联盟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向标准化迈进、农旅融合向高端化升级,以产业振兴绘就乡村共富新图景。(供稿:孟爱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