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丰:打造群众身边的代表履职场景 持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引言
“居民对小区明沟堵塞问题反映强烈,大家普遍认为明沟长期堵塞、蚊虫滋生的问题亟待解决,希望能每年至少清理两次……”前不久,在江西省宜丰县崇文社区,代表们认真听取居民的诉求,归纳整理后转相关部门办理。“居民再小的事,我们也要督促办理好,及时给群众一个答复,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暖心化解居民难题,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活动现场,宜丰县人大代表陈颖说。
近年来,宜丰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创新代表履职方式,积极拓展功能作用,促使人大代表当好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2024年5月,宜丰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县行政服务中心。
打造群众身边的“民心站点”
建好代表联络工作站,是发挥站点“连心桥”作用的前提。宜丰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在群众身边,完善联系机制,方便代表和群众双向联络,让有事找代表成为常态。
规范建站,代表履职制度化。走进新昌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驻站代表信息、代表接待日活动公告、代表联系群众等制度完善完备,悬挂在墙、鲜明醒目。联络站按照“阵地标准化、制度规范化、活动常态化”的建站要求,打造“一室两员四库”运作机制,即设置成立联络工作站办公室,设立固定联络员、选民接待员,建立选民群众库、律师顾问库、专家学者库、企业家库,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年度计划,商讨解决实际问题,为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福隆花苑小区内的塑胶跑道存在破损,请及时修补。”“电动车充电场地不够,建议再增加一些充电桩。”作为一名选民接待员,县人大代表漆凌斌积极走村入户,主动与选民互动并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及时交由村(社区)进行分类办理。其他固定联络员也积极探索社情民意收集“三步走”,通过入户“找”问题、线上“搜”问题、点内“谈”问题,更好地为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拓宽渠道、架设桥梁。
根据年度计划,90名驻站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每月轮流接待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诉求,做到“月月有活动、次次有答复”。
合理布局,一站多点广辐射。“为了方便群众,联络工作站下设的代表活动小组就设在居民区,我们还对代表活动小组进行改造,让代表收集民意、调处矛盾、普法宣传都有专门的区域。”桂花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静表示,社区居民还可随时在线上给驻站代表留言,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现在线上线下找代表都很方便,有意见建议随时都能提,让我们感到代表就在身边。”社区居民刘芬说。
今年以来,宜丰县各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各代表活动小组及网上平台累计接待选民2860余人次,征求群众意见128条。

2025年7月,宜丰县新昌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议事”活动。
“代表+网格”助推解决民生微实事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方式。宜丰县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不仅让群众愿意走进来,还创新开展“代表+网格”,让代表主动走出去、沉下去,激发履职积极性,更好发挥代表来自群众、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作用。
“代表+网格”让履职更接地气。每名驻站代表联系一个网格,通过楼院宣传栏、社区公开栏等多种方式,亮出代表身份、联系电话和履职承诺,并经常性走街串巷、走访住户,针对大家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征询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通过“代表+网格”,社区建立起居民调解会、议事会、联席会等机制,在居民中广泛开展“小课堂、小讨论、小公益、小爱心、小互动、小建议、小心愿、小破解”的“八小”特色活动,探索出一条“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商量办”的民主自治新路径。
“您反映的问题这边已经记录下来了,我们会尽快核实、解决,请耐心等待……”在桂花社区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出现了这样暖心的一幕,宜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舒彬到社区接访时,社区居民卢媛来到接待室反映道:小区旁入驻了一批24小时无人售卖机,本是便民项目,然而引导音和照明光在夜间对周边居民造成了干扰。本着“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他立即与商家取得联系,督促其调节音量和灯光,调整运营时间,并建议代表联络工作站持续对售卖机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此外,宜丰县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三个一”活动,让人大代表履职更具活力。按照活动要求,每名驻站代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每季度听取一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每年认领一件民生微实事。通过“三个一”活动,拓展了代表服务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我住在七楼,原来买袋米、买壶油要从一楼提上去,确实不怎么方便,现在有电梯了就可以直接上楼,省时省力。”一提起小区加装的电梯,居民谭攀龙就笑得特别开心。新昌镇人大代表刘冬莲逐户走访收集意见100余条,努力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政府“该干的事”、把政府“该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如今,改造后的小区不仅实现了雨污分流、智能安防,更涌现出“非遗剪纸墙”“禅意文化长廊”等特色景观,成为城市更新的鲜活注脚。
“参与‘醉美平溪’新农村改造过程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旧貌换新颜,得益于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广聚民力。”县人大代表、天宝乡人大主席胡国庆以亲身经历讲述平溪村变成玫瑰花园背后的故事,演绎“醉香罗酒、花满平溪”的新画卷。群众的“金点子”成就代表的好建议,转化成人大和群众监督的硬举措。

2024年9月,宜丰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农机生产情况。
站点“融合”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是中国式民主的“展示窗”。宜丰县石市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将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石崖滩村村委会的功能融合起来,积极打造联系服务群众、弘扬法治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平台。
用好社情民意“直通车”,搭建“小院议事亭”,设立民意收集箱……人大代表联络站和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与群众近距离、面对面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征询群众意见和立法建议,汲取群众智慧,让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上升为法律条文。
近年来,宜丰县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建议征询工作中,密切与代表联络站的联系,创新开展“九步工作法”——围绕法律草案意见征询前、征询中、征询后三个环节,细化各项操作流程,包括接受征询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意见征询、整理意见建议、汇总意见情况、向常委会报告、完成报告上报、做好宣传报道、做好工作台账九个环节。这种规范的工作流程保证了立法征询工作体现民主和质效。同时,积极配合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调研活动,认真开展立法建议征集以及征求意见建议,对《宜春市国卫生条例》《宜春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规定》《江西省林长制条例(草案)》等立法调研征求意见,共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30余条,尤其是围绕《宜春市爱国卫生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征集代表和群众立法建议,调动了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营造了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立法联系点驻站代表积极拓展履职维度,在参与立法活动过程中,主动聚焦群众关切的不良社会现象提出相关建议。有群众反映,近年来,盗窃电缆、有色金属案件频发,废旧金属回收行业因缺乏有效监管,成为犯罪销赃的“灰色通道”,不仅给企业和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就此问题,熊慧云代表深入调研,将群众意见系统梳理后,形成《关于加强对废旧金属回收行业监管的建议》,提交县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接到交办任务后,迅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立法征询—建议吸纳—法规制定—贯彻落实—反馈优化”的闭环工作机制,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法治实践。“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模式,既推动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又确保法律落地见效,实现立法、执法、守法的良性互动,切实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宜丰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2025年7月,宜丰县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听取群众的急难愁盼。
“五单机制”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在推动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宜丰县人大常委会注重更好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积极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群众广泛点单—代表科学定单—政府领衔接单—人大定期督单—民主公正评单”的“五单”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制度功效。
群众广泛“点单”——每年9月,县政府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发布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公告,向社会进行广泛征集。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联络工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向县政府提出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县政府对收集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形成初步候选项目建议稿,征求县人大常委会意见后提交县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县委常委会会议确定的候选项目,依照法定程序形成人民代表大会票决的候选项目。
代表科学“定单”——县政府将候选项目提请每年年初召开的县人代会进行审议,对候选项目确定过程和总体情况,在全体会议或主席团会议上作说明,并书面印发给代表。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对候选项目进行充分审议。经审议后的候选项目在全体会议或各代表团会议上由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按照得票数从高到低排列,当场宣布票决结果,并向社会公开。
政府领衔“接单”——县政府将县人代会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并交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县政府结合工作分工,每个票决项目明确一名县政府领导联系调度,推进资金、土地等要素优先保障,同时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和指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制定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方案。
人大定期“督单”——县人大常委会将项目实施情况列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成立7个专项监督小组,由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组织部分人大代表、项目涉及的乡镇人大和有关方面参与,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以及视察调研等方式,有效监督项目实施。每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报告;12月左右,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县政府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
民主公正“评单”——县人大常委会每年12月左右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对部分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进行集中视察。在次年召开县人代会期间,县政府就上一年度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完成情况向全体人大代表通报,开展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完成情况满意度测评,并现场公布测评结果。通过完善监督“闭环”工作机制,有力提升监督实效。2023年8月,江西二套都市频道拍摄《政府“民生清单”变为群众“幸福账单”》专题片,全面介绍宜丰县实施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所取得的成效。
“工程可以如期交付吗?”
“我们已经在进行收尾工作了,马上就可完成。”
“新建幼儿园的甲醛会不会超标?”
“我们是达标的,已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都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在开园前,我们还会再做一次。”
此番连连追问的彭喜庆是宜丰县人大代表,也是民生项目专项监督员。宜丰县人大常委会创设了“我参与、我监督、我受益”的民生项目监督模式,彭喜庆作为监督员不定期到新建幼儿园项目现场督进度、查质量。新建的第六幼儿园正是宜丰县人代会票决出的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宜丰还有很多和彭喜庆一样“吹毛求疵”的监督员,为保障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如期保质交付,他们奔波在各个民生实事项目施工现场。
“搬过来以后,我觉得这边环境优美,交通相当方便,附近还有两个公园,我们天天没事到公园去逛一逛、走走,很幸福、很美好。”“你看周边就有小学、幼儿园,我的两个小孩在家门口就有学上。宜丰真的是把这个黄金地段让给了民生工程,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了我们。”“第一次来新医院看病,感觉眼前一亮,有一种到了大城市看病的感觉!”……居民们纷纷表达着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带来的“获得感”。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个,惠及居民2514户。完成4座城区桥梁维修加固和城南货运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396个、充电桩30个。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成建制村通双车道6条17.6千米,完成草坪至洞山旅游公路建设、枥兰至双峰县道升级改造。投入约1.05亿元,新建养老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置395张床位,真正把老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民生实事解决到位了!”县人大代表、新昌镇流源村党支部书记彭喜庆对2024年度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竖起了大拇指。

2024年3月,宜丰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视察活动。
(作者:蔡敏)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736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73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