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链条监督助力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黄河绕西南,汾水贯其中。
这是一片汇聚壮阔自然景观的黄土地,山地、盆地、丘陵、峡谷在此交汇,山环水绕的地形特征筑就“表里山河”的恢宏气势。
这里有蕴含华夏文明密码的人文古迹,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星罗棋布,如同散落的明珠,镶嵌于“表里山河”之间。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旅游定位,提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旅游发展目标。
人文自然皆景,底蕴深沉浓厚。近年来,山西瞄准“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方位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叫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聚焦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监督体系,为不断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化作发展胜势贡献人大力量。
高站位谋划
护航“山西好风光”从爆火到长红
当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与跨越千年的皇家园林相遇,打卡86版《西游记》取景地之一的晋祠,成为旅游新风尚。
应县木塔、隰县小西天、高平铁佛寺……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还原多处山西古建,吸引海内外游客探寻悟空足迹。
“夏天没蚊子,伏天盖被子,呼吸负氧离子。”受到游客热捧的陵川县,为山西文旅打出“夏日清凉”牌写下生动注脚。
“山西好风光”破壁出圈,如何更好地促进文旅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爆火走向长红,离不开法治护佑。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山西省旅游条例》《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旅游“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列入2025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罗清宇亲自审定工作方案,成立以常委会副主任谢红为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
“组织开展旅游‘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是常委会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2025年4月29日,谢红在执法检查动员会上表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省人大常委会在《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实施第一年开展执法检查,就是要跟踪落实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依法推动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5月,暗访组吹响监督“号角”。省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副主任陈腊平带队先后赴临汾、运城,大同、朔州、忻州5市开展执法检查暗访工作。40条经验做法、134个关键问题、115张现场照片(视频)直指文旅产业体制机制、服务设施、市场秩序、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痛点,力求摸清情况,厘清“病灶”。
6月至7月,执法检查组兵分两路 ,深入临汾、阳泉、晋中、晋城4 个市开展实地检查;委托太原、朔州、吕梁、长治等7个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共收回1237份有效样本,构建起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立体覆盖的监督网络。
打好“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监督“组合拳”,省人大常委会将全过程监督触角延伸至文旅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确保法律法规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多维度破题
让文化旅游目的地有热度更有品质
明确8个方面、26项检查重点,列出63项细化清单,执法检查组“逐条对账”,每到一处,既看“门面”“窗口”,也看“后院”“角落”;既听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也请游客“吐槽”,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力量。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底气。6月19日,执法检查组来到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景区,先后深入全国甲级民宿康家坪、塔尔坡国家级传统村落、玉皇顶脱挂索道建设工程,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现场交流,认真检查旅游基础配套、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及旅游产业促进情况。
“利用康家坪村村民闲置住宅院落,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进行整体设计修缮,同时配套原汁原味的‘水席’用餐,既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又能为游客提供特色的住宿餐饮服务。”景区负责人王彦贵向执法检查组介绍,景区内设置了旅游咨询、小件寄存、医疗服务、母婴室等多项服务功能,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旅游体验的同时,如何以高质量产品供给打造山西文旅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执法检查组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对晋中旅游业最深的一点感受就是创新。”6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宗侨外工委主任武绍忠在晋中市检查旅游“一法两条例”实施情况汇报会上感慨地说道,创新产品一方面必须有生存的土壤,有可持续的生命力,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追求叠加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新业态、深体验、富创意。近年来,晋中市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活化本地文旅资源,赋能这片红色文化厚土焕发文旅新韵——
在和顺县,南天池村依托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策划推出婚俗展演、非遗展示、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在左权县,桐峪1941小镇利用1941年在此召开的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历史资源,打造全国首个红色沉浸式体验小镇;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太行山区域资源禀赋,建设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接待能力最强的综合性写生基地。
文旅产业是“一业兴、百业旺”的催化剂,不断释放“文旅+”活力,放大文旅产业“乘数”效应,推动多元业态蓬勃发展,才能源源不断吸引八方来客。
“请问每晚的客单价是多少,一共有几间房?”6月30日,在晋城市陵川县马圪当乡河台院落民宿,执法检查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询问民宿主理人李雪丽,以太行山精品民宿集聚区建设情况为“点”,深入了解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之“面”。目前,陵川县30个康养特色村落驿站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如珍珠般串点成线,有效带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文旅+’‘+文旅’不是简单地做加法,从政策引导到经营主体发力,从配套设施升级到消费业态创新,只有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宗侨外工委副主任盛佃清表示。
落实旅游法第23条规定,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的融合。据了解,山西5家景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布局建设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培育302个省级重点旅游村镇,39村6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32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以推进文旅融合为主线,以优化产品供给为抓手,以加强市场治理为重点,山西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围绕法定权责,全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4.61亿人次,同比增长26.34%;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5098.53亿元,同比增长44.43%。
精细化“体检”
开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良方
“总体上看,‘一法两条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山西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与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7月28日,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执法检查组一针见血地指出。
经过深查细研,法律法规执行中的薄弱环节被精准锁定,执法检查组以精细化的法治“体检”,梳理出一份沉甸甸的问题清单——
产业要素保障有待加强,落实《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第10条、第13条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规定还不够,不少项目因旅游资源周边未预留足量建设用地、用地指标审批不及时等难以落地;现代产业体系尚不完善,落实《山西省旅游条例》第25条和《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第21条关于旅游产品等规定还不到位,产品业态较为单一,不少景区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旅+”“+文旅”扩容面不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相对滞后,问卷调查认为旅游服务水平一般的占34.5%,认为景点设施便利程度一般的占47.2%,公众认可度总体还不高……
摸清“家底”,找准短板,攒足“实料”,前期的充分准备为现场询问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29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座无虚席,一场紧张的“考试”有序进行。以旅游“一法两条例”实施情况及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为“考题”,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开展专题询问。
“请问省自然资源厅下一步在保障旅游发展用地上有些什么安排?”
“山西在推动文旅融合、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推广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请问近年来山西在完善旅游交通运输服务方面取得了哪些重点成果?下一步如何优化提升旅游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动实现景区与重点交通场站、景区与景区之间便捷换乘、无缝衔接?”
……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直击执法检查中反映较为强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省文旅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9个部门负责人作为“答卷人”到会应询,详细回答整改措施。
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林红玉表态,省政府将对照执法检查反馈的5个方面15项问题,通过抓规划引领、数字赋能、宣传营销、基础建设、产品业态等一系列有力举措,落实旅游“一法两条例”法定职责,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旅融合,是历史与现代的深情对话,也是经济与文化的双向奔赴,更是山西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结构格局的“晋”阶之道。
8月9日,中共山西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决定》。全会提出,推动文旅与康养、农业、工业、商贸、体育等深度融合,与文博、文创、文艺等协同发展,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谆谆嘱托,蕴含着深切关怀;殷殷期望,承载着长远擘画。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省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做好专题询问的‘后半篇文章’,依法对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整改落实情况加强跟踪问效,并于11月通过电子表决方式进行满意度测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凤岐表示。(作者:全媒体记者 贺佳)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