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让“懂行的人”攻“专业的事” 西安市首批专业代表小组成立啦!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10月22日,长安区人大常委会举行授牌仪式,为“秦岭保护、现代服务、基础教育、城乡融合”四大领域专业代表小组授牌。这是西安市首批成立的专业代表小组,标志着该市人大代表发挥自身优势,向更加专业化、更加精准化履职,迈出新的步伐。


让“懂行的人”攻“专业的事”

依法履职从“广泛参与”转向“精准深耕”

以秦岭保护专业代表小组为例,作为西安市成立的首个专业代表小组,成员都是来自相关领域的“骨干尖兵”,这一创新举措,直指以往人大代表履职中“覆盖领域广而专业深度不足” 的痛点,破解对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教育均衡等专业领域“想监督不会、想建言不深”的困境,将代表个体的专业优势转化为人大集体的监督优势、治理优势,让依法履职从“广泛参与”转向“精准深耕”。

按照“常委会管、代工委建、专工委用”三条原则,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选人、选址、定职能”三项任务组建专业代表小组,同时坚持“打破地域、混合编组、专业相关、互不交叉,选址科学、便于活动,组织推荐、自愿报名,五湖四海、开放包容”的理念,以行业(领域)为单位,将该辖区内的全国、省、市、区各级代表混合编组。此次成立的四个专业代表小组共有44名各级人大代表,代表同时在原地域代表组和工作室履职,同一代表一般只参加一个专业代表小组。


主动走入群众,实实在在做好调研

切实成为联系群众与政府的桥梁纽带

专业代表小组由第一组长、组长、副组长、组员构成主体,开展活动时也可对其他代表开放,其他代表则需根据活动内容提出申请,由组长审核同意后方可参加。同时,小组还聘请该行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专家教授、知名学者和行业权威担任专家顾问,并同步配备4-6名行业民情信息员,形成“代表领衔、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履职闭环。所有小组均按“五有五统一①”标准打造,将各领域的“骨干尖兵”“行家里手”系统集结,让“懂行的人”攻“专业的事”,通过将代表个体的专业优势转化为人大集体的监督优势、治理优势,让人大履职从“泛泛参与”转向“精准深耕”,为区域治理注入专业动能。

“我们将主动走入群众当中,开展秦岭保护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当好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西安市人大代表、长安区秦岭保护专业代表小组组长刘长红表示。

专业代表小组遵循“小型、就地、方便、灵活”的原则,每季度开展1次专业代表活动,每年提出的代表建议或议案不少于3件,形成有质量的调研成果不少于2件。组长每半年向区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1次工作。围绕“赋能、增智、聚力、惠民”四大职能,小组不仅为区人大常委会履职、对口专(工)委工作提供专业支持与智力保障,更聚焦“一府一委两院”工作难点提建议、面向选民做政策宣讲,切实成为联系群众与政府的桥梁纽带。

“小组将更多走进沿山街道、村庄、单位一线和管护站,实实在在做好调研,形成专业性、针对性强的高质量议案和建议,为秦岭生态保护做出人大代表的贡献。”刘长红表示。


聚焦区域“十五五”规划编制

持续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授牌仪式后,四个专业代表小组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下一步,各小组将围绕区域发展重点任务开展工作。作为西安市首个系统性推进专业代表小组建设的区县,长安区此举以制度规范为支撑,将代表履职从“个体发声”推向“专业攻坚”,不仅让“懂行的人”聚焦“专业的事”,更以明确的履职标准和闭环管理,加速了代表履职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进程,让人大监督与服务更具精准度和实效性。

长安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王辉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四个小组的中心任务是精准聚焦区域“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一系列深度的、靶向的、具有专业视野的调研活动,并在年底前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科学指导、有效助力区政府下一个五年的规划编制工作,真正发挥专业小组“赋能、增智、聚力、惠民”的四大职能,为长安加快西部强区建设,持续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