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见证代表履职风采!全省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现场观摩侧记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11月6日至7日,全省人大系统、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齐聚“水墨金州”黔西南,召开全省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会前,参会人员于6日下午实地观摩了能源项目、养殖产业、代表联络站、生态产业、民俗文化等,实地了解人大代表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情况,以点带面反映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担当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加速落地

现场观摩第一站,参会人员走进黔西南州元豪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和控制室等地,认真听取项目介绍。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煤电铝投资、火力发电和有色金属(电解铝)投资等,公司实施建设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包含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简称元豪电厂)和33万吨/年铝合金板带材加工项目(简称元豪铝厂)两个子项目,总投资91亿元。


参会人员在黔西南州元豪投资有限公司观摩


“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级领导和人大代表多次深入公司进行调研指导,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公司还获得贵州省新动能产业基金、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增值税留抵退税、长协电煤指标等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观摩现场,元豪公司副总经理周龙军向参会人员介绍起公司发展进程中的人大力量。

同样,作为州、市、镇三级人大代表,周龙军也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他千方百计办理各项手续,推动项目合法合规建设。在公司营运中,周龙军积极主动对接省州市各级工信主管部门,争取新动能产业基金,为推动铝厂项目加快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周龙军紧密结合公司管理、业务流程、招标采购等规范流程,先后组织和参与了公司60余项规章制度的编制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和公司运转效率,推动公司经营管理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

“我将永葆为民初心、牢记代表职责,在推动企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上走在前、做表率。”观摩现场,周龙军誓言铿锵。


肉牛养殖产业“牛劲”十足

兴牛农牧公司位于义龙新区万屯镇,万屯镇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大牲畜交易市场”。观摩第二站,参会人员走进兴牛农牧公司养殖场,成群肥牛映入眼帘。

兴牛农牧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由深圳喜地投资公司与义龙新区合资组建,公司于2021年启动万屯牛博园项目,总投资12.68亿元。现已建成11.8万平方米的良种母牛繁育场和育肥场,配套建有蚯蚓养殖、设施渔业养殖及有机肥加工厂,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自营门店10余家。

公司发展过程中,各级人大代表发挥了很大作用。兴义市、万屯镇人大代表瞿麟为推动牧草种植基地建设,组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等相关部门多次进行实地考察,促进大山片区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牧草,为兴牛农牧公司入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兴义市、万屯镇人大代表刘爽、代卫能、冯再刚等多次深入企业了解发展需求和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到村组召开群众会议,讲解相关政策,协助企业完成征地1000余亩,帮助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上百个。此外,兴义市、万屯镇人大代表付威创办种养殖合作社,带动社员115人搞牧草种植、青储加工,实现115户社员盈利分红,400多户农户育肥增收……

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干部群众共同发力,在兴牛农牧公司的“车头带动”和大牲畜交易市场的“动力加持”下,万屯肉牛产业特色小镇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自兴牛农牧公司2021年正式运营投产以来,已出栏22523头,销售额 4.78亿元,同时带动了周边80个合作社及 500 余户农户参与肉牛养殖,年综合产值达3亿元以上。


用贴心服务让搬迁群众感受新家的温暖

观摩第三站,参会人员来到木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该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兴义市(义龙新区)木陇街道,街道成立于2019年8月,辖3村8社区,总人口8.3万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社区6个,承接从望谟、晴隆、册亨和区内搬迁的群众共计9741户45211人,是贵州省最大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辖区内共有各级人大代表22名。


参会人员在木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观摩


“充分发挥辖区各级人大代表作用,重点是要把握辖区内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多、工业企业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履职服务。”木陇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王国波介绍道,为了代表更好履职,木陇街道设立了“一站两室”,即木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麻山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红星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室。

依托“一站两室”,木陇街道人大工委发动辖区各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创建“五型社区”,带动群众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构建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其中包括采取“123+亲人服务”模式,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开发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建立“代表+警务”的巡逻机制,对有特殊需求的搬迁群众开展“一对一”服务,努力用贴心服务,让搬迁群众感受新家的温暖。


感悟乡村振兴的纳灰河实践

观摩第四站,参会人员来到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项目起点为阳光谷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终点为万峰林景区福水洞民族文化园,项目全长21.0975公里。

“该项目是集乡村振兴、户外运动、体育赛事、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养娱乐等业态为一体的产业项目。”据介绍,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交通组织体系、河道景观体系、生态治理体系、配套设施体系、业态升级体系、赛事运营体系六大体系。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值得一提的是,在业态升级体系方面,纳灰河沿线产业与万峰林创5A景区业态布局相互串联,沿线景区景点布局了户外攀岩、水上体育运动、户外露营基地、文化文创基地等20多个新业态组团。同时,在赛事运营体系建设上,围绕建设中国路跑基地目标,积极筹备田径、越野跑、马拉松等赛事活动,打造具有独特辨识度与影响力的体育赛事IP,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随后,参会人员来到了万峰林乡愁集市。乡愁集市是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的一个重要节点,是集乡村集市、乡村民宿、民间文化、民间小吃、民族风情展示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化项目。


参会人员在万峰林乡愁集市观摩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省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黔西南州三级人大、五级代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党委的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的要求,以开好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为契机,积极参与助推乡愁集市的建设和运营。

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春红多次到乡愁集市建设现场检查指导,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曼受州委指派,作为乡愁集市建设现场总指挥奋战在建设一线,此外,兴仁、普安、晴隆、册亨等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带队,组织有关企业和人大代表入驻乡愁集市,丰富集市业态,形成了“各级人大+代表+N”助力乡愁集市建设运营的工作格局。其中涌现了全国人大代表李利、省人大代表晁忠琼、册亨县人大代表韦正达等一批助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

行走在乡愁集市,普安红、兴仁薏仁米、晴隆布依服饰、册亨草编……各类文化元素和产品融入其中,慕名而来的游客来往穿梭,在这里体验一种生活,寻觅一缕乡愁。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纳灰河沿岸焕然一新,风光秀美,参会人员在观摩过程中也不禁感叹,在这里,见证了乡村振兴的新探索和新路径,一幅美丽画卷正在万峰林下徐徐展开。(文图: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伊航 王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