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力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总书记的嘱托
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要加强系统性保护。
近年来,贵州在文化建设上踔厉奋发,深入挖掘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实现了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跃升。
省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围绕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立法、强化监督、凝聚共识,以法治之力助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
健全完善文化法律制度体系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的第一站,便来到了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详细了解侗族特色文化保护传承情况。
近年来,贵州民族文化不断“出圈”。“村超”“村BA”活动引来千亿流量;苗绣等非遗技艺走向米兰国际时装周;侗族大歌配乐为《哪吒2》增添东方古韵……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不断做大做强。
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紧贴贵州实际,依法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发挥利用好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该条例是在全国省级层面开展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专门立法,开启了贵州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先河,对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的贵州,革命文物优势突出。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还不断推动红色文化领域立法,出台《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与《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等一起,夯实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良法”基础。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部分设区的市级人大还先后出台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遵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形成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组合拳,为持续深挖贵州“红色富矿”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
“良法贵在落实。”全省各级人大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真正守护人民的精神家园。
以监督之力促进文化繁荣兴盛
“苗药是如何在临床上使用的”“苗医考核制度是怎么评定的”……2024年8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深入铜仁松桃自治县民族中医院开展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执法检查工作。
这已经是省人大常委会连续第十年开展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执法检查了。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执法检查早已成为具有贵州辨识度的一项硬核成果,是彰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的重要举措,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人大监督品牌。
“不只是实地考察。”省人大民宗委表示,在2023年、2024年分别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确定检查主题,结合上年检查和整改情况,将同主题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纳入检查。
同时还组织九个市州、十数个厅局对标要求自查,选择3个市州、4至5个厅局实地检查,执法检查报告报常委会审议,同步听取政府报告,汇总整理综合意见反馈并跟进督促,紧盯问题整改,形成监督闭环。
省人大常委会还聚焦民族地区发展,开展覆盖全省的民族立法四十周年成效与经验、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立法等调研,为进一步改进方式、提升监督实效打基础。
凝聚文化传承发展共识
“如果阿妹戚托小镇能建起配套的民族文化非遗展览馆,那该多好!”全国人大代表李利在履职调研中发现,作为国家4A级景区的黔西南州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虽然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却缺少一个集中展示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平台。为此,李利建议,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民族文化非遗展览馆的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让更多搬迁群众端上“旅游碗”、吃上“旅游饭”。
“电影里听到侗族大歌时很震撼,没想到现场亲耳听到更动人!”3月30日,来自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和贵州村歌队的35名演员在贵阳越界影城演出,来自成都的影迷李女士感慨道。
“在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此,黔东南州人大代表潘凤兰把村里留守在家、能歌善舞的年轻妇女集合起来组成了侗族大歌表演队,在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的同时,乡村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
“作为省人大代表,我常常走村入户听民声,关注民生献计策。我还通过制作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为周边群众开展培训等方式,弘扬苗族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并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省人大代表熊兆美介绍,在2025年省人代会上,她继续围绕着乡村旅游发展、非遗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再提建议,持续推动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传承。
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坚持全省中心工作在哪里,代表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人大代表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撰稿: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