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 | 代表履职记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人大代表该怎么做?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人大代表该怎么参与?在平时的工作中,人大代表该如何依法履职?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全省9.8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生民情,用智慧破解发展难题,用实干诠释使命担当,凝聚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省人大常委会代工委相关同志介绍。


推动发展献计给力

如何将沉睡的矿产资源禀赋,转化为喷涌而出的发展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黔南州委书记洪湖鹏给出的答案是:让“肥料”变“材料”,“仅用了3年多时间,磷系现代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值规模超500亿元。”

推的是新旧动能的转换,助的是发展势头的跃升。这关键一推,推出了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为贵州产业体系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横竖都是第一’的世界级桥梁,彰显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总工程师张胜林谈到的关于“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的内容。

首创单次吊装215吨钢桁梁的智慧缆索系统;研发“分层薄壁直墙连拱隧道”……这些诞生于黔山贵水间工程智慧的新突破,将随着“一带一路”的延伸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从730亿元的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落地贵州,到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动力电池巨头相继布局,再到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九年领跑全国—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答案,写在“富矿精开”的战略部署中,写在“万桥飞架”的开放篇章里,写在每一位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中。


服务群众真情暖心

3月6日,在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当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阐述“协和—贵州”跨区域合作新模式后,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这掌声,是为贵州百姓健康期盼的共鸣,也是对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山海普惠于民的动容。

张抒扬表示,“有信心也有决心让贵州人民看病就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贵州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协和力量。”

“脚下不沾满泥土,心中怎装得下民情?”省人大代表、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英时刻提醒自己,要始终把群众的点滴诉求条条记清、件件落实。

发现群众出行难,她建议增开公交线路,成功推动旺家社区至主城区专线通车;面对群众就业难,她建议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创新打造“零工驿站”;针对“一老一小”,她创新推行“三个代理”志愿服务,组织“代理儿女”“代理家长”“代理老师”……

像这样为民解忧排难的“贴心人”不在少数,他们把履职答卷写在田埂上、医院里、写进老百姓的渴望中。


本职岗位创先争优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贵州龙里县分公司投递员莫富元看来,当好本职岗位“排头兵”不是一句口号,而是30年如一日的坚守。

单日行程最高超过50公里,骑坏4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邮政系统投递“一星服务员”等70项荣誉。

像莫富元一样在本职工作中默默奉献的比比皆是。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小学音乐教师顾亚也是其中之一。

9年来,他在贵州省海拔最高的村海嘎村的“云上小学”坚守教育事业,带领着山区孩子从零开始学习乐器,组建海嘎乐队,用音符谱写了“教育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的动人乐章。

2020年,他和孩子们举办的线上演唱会吸引近160万网友观看;2023年,海嘎乐队登上央视网络春晚,他也被评为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2023年以来,他带领学生先后参与省内外活动160余次,受益儿童1600余人次。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全省9.8万多名人大代表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来源:贵州日报记者 敖子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