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榕江县各级人大代表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榕江县人大常委会在脱贫攻坚战中十分重视引导和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以发展产业为支撑,积极带领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榕江县现有各级人大代表1164名,大多来自基层一线,更能切身感受到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更好地在履职尽责中成为脱贫致富的表率,带领贫困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借助全省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契机,榕江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动员和组织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投身于脱贫攻坚工作,立足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向贫困宣战,成为了一支重要的脱贫攻坚生力军。

  古州镇高文村党支部书记黎应松是10多年的县人大代表了,从1995年任职以来他就积极带领村民们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种植香葱,并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目前全村种植小香葱130多亩,香葱合作社共有62户贫困户参股,年总收入达700万元。同时他还牵头成立“高文村惠农种养殖合作社”,全村种植从浙江引进的科技杨梅1000余亩,每亩年产值2万余元,年产值在2000万元。50户缺资金、缺劳动力的贫困户也在他的组织下通过特惠贷入股发展小香猪养殖脱贫。2017年高文村成功实现了贫困村国标出列。黎应松也多次被省、州、县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组织书记”“劳动模范”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乡亲们更亲切地把他称为“香葱书记”。

  72岁的塔石乡怎贝村党支部书记盘祖训已当了35年村干,也是多届的县、乡人大代表,他身先士卒带领贫困群众不等不靠,奋战4个春秋,忍饥耐寒吃住在山上,修通了村民出山的4条公路;接通了国电和自来水,有效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被群众赞誉为“瑶寨愚公”。他还引导村里组建了3个产业合作社和1个村级合作社,以有名的塔石香羊、生猪、鱼苗繁殖、种桑养蚕作为产业发展项目。鼓励有劳动力的群众外出务工,目前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大349人,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2017年末村民人均收入达5448元。

  1988年出生的韦国良是八开镇亚类村村民,镇人大代表。他组织村里的30户贫困户成立了“榕江县国良胡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300户以上农户实现增收。2017年他被评为全州脱贫攻坚-科技扶贫行动“科技示范户”,2018年在县首届“创业带动就业 共建绿色榕江”创业大赛中,被授予“创业之星”称号。

  县人大原选任联委副主任杨秀忠,临退休时仍主动请缨,先后到边远贫困的平江镇滚仲村、八开镇摆柳村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和贫困群众立足当地实际,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工作,为村里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特别是在滚仲村指导群众仅发展辣椒产业,现每年就可为群众带来3、40万元的经济收入;在摆柳村,在县人大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他带领群众积极发展花椒产业,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导群众抱团发展,两年间共种植花椒1300多亩,植入苗木10万余株,进入盛产期后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他还组织群众平整出20多亩的花椒苗圃基地,为村里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带领群众养殖黄牛的杨昌莉、创办“党支部+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移民”脱贫模式的陈开华、返乡创业的李昌俊等等,他们不负人大代表的光荣称号,脚踏实地带领贫困群众走出了一条条致富之路。

  管中窥豹,略显一斑。正是通过各级人大代表的艰辛努力和示范带动,当地贫困群众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等产业,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奏响了一曲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的时代赞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