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牢记初心使命 履职尽责为民
时代赋予的初心使命,在奋斗中彰显;民主法治的美好画卷,在实干中舒展。过去五年,是毕节发展进程中极具挑战、极不平凡、极富成效的五年,也是毕节市大力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的五年。
盘点过去五年毕节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的履职点滴,看到的是不负人民重托履职尽责、可圈可点收获满满的耀眼篇章: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7部,依法作出决定决议53项,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05人(次),推动办理落实代表议案建议1297件……
一串串数字见证了努力和成效,一项项举措凝聚了智慧和力量。五年来,毕节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牢记初心使命、围绕中心大局、依法履职担当,为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积极贡献人大力量,勾勒出为民履职守初心、砥砺奋进勇担当的履职画卷。
讲政治守规矩 坚决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五年来,毕节市二届人大常委会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贯彻“时刻绷紧政治之弦、校准政治之标,把讲政治摆在首位”重要指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常委会会议、党组会议等多形式开展学习166次,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忠诚核心成为毕节人大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成为毕节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鲜明的政治本色。
始终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党委决策与人大决定有机统一、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要求,对国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53项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决议,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05人(次),补选代表、终止代表资格157人(次)。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大事项、重要情况、重要工作一律报请市委把关定向,积极主动向市委报请审查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工作要点等重大事项46项。重点检查视察调研报告及时报送市委审阅,监督调研成果获省领导、市委主要领导签批肯定56次。
立良法保善治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立法的主体机关,立法是其重要职责。过去五年,毕节市二届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法律在全市得到遵守和执行,全力推进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按照“小切口、大视角、高质量、接地气、真管用”的立法思路,向全国人大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畜牧法等修订草案修改建议38条。围绕紧扣大局、着眼急需、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制定出台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城乡规划条例等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地方性法规7部。
深入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3.5万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228万人(次)。听取和审议“两院”民事审判、公益诉讼等专项报告10个,开展就业法、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36次,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383件。
建立“三抓三促”立法工作模式,聘任立法咨询专家67名,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9个,公众参与立法征求意见2895人(次),吸收采纳专家和群众意见建议441条,确保立法符合法治精神、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
勇担当善作为 奋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展大局所在,就是人大履职重心之所在。数据显示,五年来,毕节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发展等工作报告22个,审查批准财政预算调整和决算11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专题调研12个,以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常委会连续三年开展《贵州省大扶贫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就业扶贫等专项报告18个。深入开展联县帮乡驻村入户工作,组织全市1.58万名各级人大代表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帮助10个贫困乡镇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围绕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实施生态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3部,开展生态建设、污染防治等专题调研12次。开展人力资源工作评议,推动出台人才培育等制度,促进全市人力资源开发。探索实施立法听证、代表审议发言建议办理等改革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实践。
开展新型工业化调研,推动各类惠企纾困政策落地。制定实施《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毕节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助推毕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立法调研,推动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组织代表进行红色文化基地建设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助力打造“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旅游形象品牌。
抓保障增动力 全力支持代表履职尽责
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代表人民利益,依法履行职责,有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过去五年,毕节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创新,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讲好“毕节故事”。
创新建立代表审议发言建议办理“1+2”工作机制、代表议案建议办理“1+3”工作机制,通过“三位一体”督办方式,推动办理落实代表议案建议1297件。特别是2021年,常委会创新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办理乡村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民生实事31件、惠及9.4万群众,真正实现以“小资金”撬动“大民生”。
精心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指导县乡人大规范建设代表联络站(室)2231个、网上代表联络站280个,以“实体+网络”方式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累计收集群众建议18205条,办结15125条,深刻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坚持把服务代表履职放在重要位置,落实市人大代表活动经费333万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等形式培训代表1279人(次),组织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重点项目建设等18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567人(次),使代表活动有新内容、代表素质有新提升、代表作用有新发挥、代表履职有新实效。
栉风沐雨五载余,春华秋实硕果丰。回顾砥砺奋进的五年,毕节各级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用一条条代表建议、一桩桩民生实事、一次次调研履职,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抒写了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