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黎平县人大: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原来村里操办婚丧喜宴存在攀比心理,主家经济压力非常大,有苦难言。”提起村规民约,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江口村村民龙德兰坦言道。“自从《村规民约》执行以来,破除了陋习,每场酒席至少节约8千元,大大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让村民从移风易俗中获得了实惠。”

  今年以来,围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推进村民自治,黎平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组织推动全县26个乡镇(街道)辖区各村“村规民约”的指导、修订及实施,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助推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引领,注重高位推动。制定实施《黎平县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双联双带”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双联双带”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推进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联络站和联系农村代表、代表带动选区和选区群众工作走深走实,分片区指导乡镇(街道)扎实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实施小组。各村由联系村领导牵头,村民委、人大代表、第一书记等参与,通过村组会、院坝会、入户走访以及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采取至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坚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历史、结合实际的原则,认真研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强化一线调度,注重结合实际。乡镇(街道)人大强化指导,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村(居)民全程参与、讨论、表决,组织力量修订村规民约参考框架,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村规民约构架条款内容。深入一线组织召开村规民约研讨调度会,将意见进行分类汇总。聚焦县委中心工作和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新增“两违”整治、村容寨貌治理、违反一户一宅整治、黄赌毒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整治、土地撂荒整治、环境保护、农村消防、森林防火、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移风易俗、红白喜事管理等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条款内容,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如:在移风易俗方面,各村都严格按“合约食堂”制度举办红白喜事,有效遏制了农村送礼办酒的攀比风气;有的村在红喜事办理中,二婚不准再请酒、满月酒只能办第一孩,二孩以后不准再办,有效控制了广大农村滥办酒席的现象;各村普遍约定白事只许孝子戴孝帕,其他客亲不再发放,仅此一项便可节约3000元以上。

  强化过程民主,注重依法依规。严格《村规民约》制定程序,通过召开村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会议、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院坝会以及采取入户走访等形式征求人大代表、寨老、老党员、群众代表意见建议,对村规民约条款逐条进行审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确保新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不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同时发挥人大代表建言献策作用,对各村的村规民约提出好的意见建议,促进村规民约的修订更加有利于促进村级有效治理,提升乡风文明。修订稿送县司法、政法等部门进一步审查后,反馈至乡镇(街道)再次召开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审核优化。最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参会代表全体签名,全村所有农户签名,张榜公示公开,由执行委员会监督、对标执行。

  强化宣传引导,注重高效落实。通过召开人大代表专题座谈会,利用广播、微信群、宣传栏、标语、鸣锣喊寨等形式,进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宣传,做到全覆盖,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同时,通过执行委员会强化对村规民约的执行,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对群众违反两违、村容寨貌治理、一户一宅、黄赌毒、电诈、土地撂荒、饮水安全、污水治理收费标准、农村消防、森林防火、农村道路交通、移风易俗、节庆活动、红白喜事等强化监督落实,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通过《村规民约》的贯彻实施,切实发挥好村民自治作用,提升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实现基层治理法治、自治、德治有机统一,有效助推乡村振兴。”黎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凌平如是说。(供稿:黎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周志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