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万山区人大:擎匠心谋改革促发展
近年来,万山区人大紧扣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坚持带着问题探路子,创新推行“345”代表工作法,建立健全人大审议意见办理机制,发挥代表作用推动治丧服务改革,提振代表干事精气神,增强人大工作影响力,为高质量建设“转型之城·美丽万山”作出了新贡献。
谋新篇,让代表履职“专起来”。将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转型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围绕抓好人大代表工作,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潜力、代言活力、为民动力,做到精心部署、集思广益。创新实施以“三激励”“四强化”“五落实”为主要内容的“345”代表工作法,着力打破人大代表开会报到“握握手”,开会期间“举举手”,散会之后“挥挥手”现象,做到让人大代表眼里有“光”,心里有“家”,手里有“活”,展现新形象新作为。这一做法先后被《人民代表报》《人大论坛》等媒体报道,被评为铜仁市2020年度改革创新奖,推动了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开新局,让人大监督“强起来”。人民群众关心和期盼什么,人大就关注和监督什么,围绕抓好监督“后半篇文章”,推动监督内容精准和监督方式多元相统一,做到攻坚拔寨、啃硬骨头。创新建立健全人大审议意见办理机制,填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下发的审议意见实时监督的空白,使得人大监督选题更加精准有效,审议过程更加科学有序,跟踪督办更加强劲有力,意见办理更加规范有为,确保在人大决策、监督、落实等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群众的声音。先后被《天眼新闻》《铜仁改革交流》刊发,得到市人大常委会和区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推动了一批民生项目和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创新绩,让人民民主“活起来”。聚焦朱砂古镇景区群众分散治丧引发的交通堵塞、噪声扰民、天价葬礼等治丧“乱象”,围绕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和民生实事办理上的献计献策献力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创新推行居民意见代表“提”、代表建议部门“办”、办理成效群众“评”闭环服务,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群众更加省心舒心,也让“汞矿”遗址变废为宝、再生利用,引领殡葬改革文明新风、带动群众就业和促进城市转型。万山镇文明治丧经验做法被《新华网》刊载报道,点击量达100余万人次,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