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盘州市人大:蓄“三字”之力 将调查研究之风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盘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监督工作成效的根本保障,坚持在“研、究、督”三字上持续发力,将调查研究之风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


迈开步子“研”析民情,让监督内容更加贴近民意

“今年年初,我在盘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走访代表过程中提出关于加强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采纳了我的建议并邀请我参加了调研,这让我对盘州特色职业教育的前景更加充满了信心!”盘州市人大代表、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叶征雄说。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就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心,在今年监督议题初选阶段,主动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门、走访人大代表,研究分析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听取和吸纳群众和代表意见建议17条,涉及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保护、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民生福祉的方面,并将其纳入监督议题计划内容,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使人大监督工作更能顺应群众诉求、体现民情民意,为精准选取监督议题、进一步密切人大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剖麻雀“究”其根本,让调研工作更加实事求是

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高质量调研作为提升监督成效的基础,在调研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和“深、细”并重,将民生福祉作为调研重点,盯住难点、瞄准堵点,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既组织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召开座谈会,把握面上整体情况,又到村居一线听取不同群体的声音,把真实情况摸准摸透,解剖麻雀,究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开出良方,提出行之有效的工作建议。

在调研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羊场乡瞿家寨村向村支书喻华敏了解情况,调研组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了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乡村人才聚集的引力向弱、创业就业平台的搭建滞后、农民技能培训的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研究找准问题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搭建好农村创业就业平台,提供良好的回归、发展、成长、致富空间;以技能培训+产业基地实训+合作社用工的模式,打造服务特色优势产业的农业产业工人队伍;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现状,量身定制培训课程,采取在田间地头授课的方式增加与农民的互动,提升培训效果等3条工作建议,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自换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组织代表集中视察和环保视察共发现问题83条,提出工作建议92条,督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好各项民生保障举措,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俯下身子“督”出实效,让监督成效更加惠及群众

盘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龙江说:“之前我们将审议意见通报‘一府一委两院’后,仅凭听取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来了解工作落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自从建立督办工作机制以来,我们通过实地督查、座谈了解、走访群众、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真实掌握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并及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将文件上的‘审议意见’转化为群众感受到的‘真真切切’,进一步提升了监督成效。”

为有效延伸监督范围,提升监督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督办的推动作用,在“督”字上下功夫,出台《盘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督办办法(试行)》,健全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一府一委两院”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工作机制,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复诊”,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标尺,进一步推动督办工作向实里走、往深处去,确保审议意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有效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落实责任、改进工作。自开展督办工作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共提出17条督办意见交由“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办理,监督刚性和实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供稿:盘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张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