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市人大:“四议”聚民智 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黔西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拓宽联系渠道,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秉持为民情怀,采取“要事共议、烦事商议、难事提议、结果评议”方式,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摸清基层真实情况,从而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要事共议:推动基层治理有效
“一要守法感恩,不准无理取闹;二要爱山护水,不准破坏生态;……”在新仁乡化屋村,村规民约“十要十不准”已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也是凝聚村民共识,促进村民自治的基本遵循。
“去年5月,我们化屋村组织人大代表、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等制定村规民约,从思想政治、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旅游发展、奖励与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将村容村貌整治、赡养抚养义务、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新仁乡人大主席许蕾说。
“自从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大家对环境维护都形成了习惯,村里人都成为了监督员和执行者!”化屋村人大代表何兰深有感触。
黔西市各级人大代表把群众的“重点”“难点”“堵点”作为切入点、着力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汇集群众意见,对于关系群众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方法,形成“要事共议”。
烦事商议:助力民生实事落地
“我50多岁了,第一次遇到这种旱情,以前村里的水库丰水期时水位都在十几米,从未为饮水问题担忧过,现在干得都快见底了。”协和镇化甲村村民陈昌俊说。
2022年以来,天气持续干旱,降水少,自来水供应严重不足,用水难题成为协和镇人民心头的烦心事。为切实解决全镇人民饮水问题,协和镇人大代表们分赴各村(社区),深入了解具体情况,收集社情民意,并广泛召开商议会,研究解决问题。
“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饮水问题迫在眉睫,建议启动协和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镇人大代表廖文平提出。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以榨仡河为水源,启动饮水保障工程,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完工后预计解决3万人饮水问题。
基层人大代表村情民意底子清、情况明,在当地又具有一定的威望,人民群众对代表有极高信任。黔西市各级人大代表把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通过“议事会”“商议会”等形式,与群众一起研究解决,形成“烦事商议”,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能逐步得到解决。
难事提议:真情为民排忧解难
“乡亲们,今天是我们镇的‘人大代表活动日’,组织大家坐在一起,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解决。”
“我们新桥村新桥组通组路需要硬化……”
“是的,这条路坡度陡,路面坑洼多,我们出行困难,严重影响生产生活……”
洪水镇利用“人大代表活动日”,把群众组织起来,让群众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提出当前大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人大代表认真听取、用心记录,现场予以答复或解决。针对群众提出的新桥村新桥组道路硬化事项,洪水镇积极组织代表调研,并拟写代表建议上报市人大,并得到8.5万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的支持,截至目前,该项目即将投入使用。通过这种形式,今年以来,洪水镇各级人大代表利用这种形式,积极为群众办理了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农业产业、医疗卫生等十余桩民生实事。
各乡镇(街道)群众会、院坝会、板凳会及赶场天都有人大代表的身影,群众提出的民生诉求形成了代表的“声音”,答疑解惑、办理落实,“难事提议”密切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联系,更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间。
结果评议:履职自述群众满意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我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群众解决了安全用水、通村路硬化等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做好群众满意的‘代言人’。”
在雨朵镇,代表们正在向选民述职,代表逐一登台,讲成绩,谋发展,现场氛围热烈。“人大代表向我们述职,倾听我们的意见,对他们的工作打分,让我们了解到自己选出的代表为我们做了什么,我感觉很满意。”参加评议的选民群众深有感触地说。
结合实际,黔西市各级人大代表每年到各自选区向选民述职,选民可以通过听取所在选区人大代表的述职,以“结果评议”的方式,让群众了解代表是否正确履职,对其履职情况进行打分,一方面选民更好地支持、协助人大代表提高履职能力,同时,人大代表更好地聆听选民声音,及时为民纾困,真正实现“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作者: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