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望谟县人大常委会:“六强六创”促发展 尽职尽责建新功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望谟县自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以来,在省州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中共望谟县委的有力领导下,通过“六强六创”,广泛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代表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位推动。望谟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两个统揽全局”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紧紧围绕全县工作中心,把助推望谟高质量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支持参与全县重点工作。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后,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学习传达、研究部署,决定在开展“乡村在振兴·代表在行动”活动基础上,以“一八九”工作模式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一”即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人大工作全局;“八”即围绕高质量审议、高质量调研、高质量监督等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开展活动;“九”即由县人大八个专门委员会及常委会办公室共九个机构承担具体工作任务。成立了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主题载体、活动内容、责任落实等方面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及时报经县委批复实施。活动推进过程中,我们研究制定并坚持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跟踪推进、主任会议成员每月联系指导、人大常委会双月调度等制度,确保活动有力有序开展。目前,全县90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在各自岗位上积极作为,主动履职,形成了人大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强化学习培训,注重能力提升。磨刀不误砍柴工,打铁还需本身硬。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有较深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好的工作方法。为此,望谟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的学习培训,着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开展了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对全县230余名县人大代表及人大工作者进行了全覆盖的培训,邀请县委书记、县长、州人大选任联委资深代表为全体代表作了专题培训。选派49名驻县各级人大代表“走出去”参加省内外履职培训班。邀请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人大代表履职系统技术专家深入16个乡镇(街道),对县乡人大代表、人大干部使用管理系统进行实操辅导。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及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及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及时跟进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平时利用网上代表联络站、代表履职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学习相关理论及人大业务知识。通过强化学习培训,有效提升了代表的履职能力,切实解决了“干什么、怎样干”的路径方法问题,极大地调动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干事氛围,激发履职潜能。为全面营造人大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活动氛围,形成代表引领、群众参与、社会配合的强大合力,望谟县人大常委会注重氛围营造,大力宣传省人大常委会《决议》精神。召开了望谟县“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推进会,吹响了行动冲锋号。举行了有1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参加的助推高质量发展宣誓仪式,掀起了活动高潮。向驻县每位人大代表发出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一封信,要求全县各级代表在活动中要切实发挥好代言、模范、纽带、参谋、监督、宣传“六个作用”。此外,县人大常委会还为每名县人大代表制发了印有“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马甲,为16个乡镇和县人大机关授发了“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队旗,让“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红旗在全县各条战线上高高飘扬,让人大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身影遍布全县城乡。通过多形式氛围营造,增强了代表责任意识,激发了代表履职潜能,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高质量发展中来。

——强化监督职责,发挥推动作用。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目的是凝聚人大代表合力,以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把宪法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活动的应有之义。为此,望谟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切实开展监督支持工作。望谟县过去是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帮扶县,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在以群众认可度99.88分的成绩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活动开展以来,根据习总书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示精神,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对全县农村产业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返贫监测帮扶等工作开展监督,督促做好对脱贫人口和脱贫乡村的帮扶政策落实、帮扶措施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采取“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N”方式,对县人民政府农村人口返贫监测帮扶、东西部协作项目实施、劳动力就业“蜂王行动”推进等工作开展监督促进,提出了有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14条审议意见。根据总书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强经济运行监督,对“十四五”规划实施、产业大招商、国有资产管理等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开展监督,提出了11条审议意见;加强政策落实监督,对县政府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争资争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项目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提出了9条审议意见。根据总书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重要指示要求,组织100余名州县人大代表,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碳酸钙产业、石材产业等新型工业化项目,县城棚户区改造、城市“四改”、滨河生态文化休憩长廊、城市“主题书屋”、智慧停车场建设等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三果两茶”提质增效、生态渔业等农业现代化项目,3A级景区提升改造、乙级旅游村寨打造、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寨建设等旅游产业化项目,进行了有力的监督促进,提出了19条意见建议交政府研究处理,并督促抓好落实,有力地助推了高质量发展进程。

——强化建议督办,推动民生改善。人大代表建议体现民心民意。民之所呼,我必所为。望谟县人大常委会着眼代表议案建议“提出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搭建了代表提出建议前与政府相关部门、人大相关工委协商平台,引导代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提出带有共性、普遍性的建议,增强建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代表建议承办、督办、询问、评价“四位一体”办理工作机制,对落实建议办理责任、规范办理程序、密切联系代表、重点建议督办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活动,鼓励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争取县委支持,将部分代表建议交由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及“两院”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形成了县领导领衔督办、人大专委会归口督办、县委督查局协同督办、代表工作部门常态督办、代表参与督办的建议“大督办”工作机制。为督促承办部门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听取审议承办单位建议办理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对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对B类建议进行“回头看”等综合措施,推动建议案办理,实现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00件,到目前为止,县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共投入2331.24万元,高质量办结A类建议28件,其余建议均在办理当中。上年度一批“B”类建议得到办理,办理情况得到代表们的满意答复。

——强化阵地管理,丰富履职平台。望谟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联络站(室)阵地建设,不断规范站(室)运行,管好用好全县16个代表联络站、28个代表联络室,持续推进人大代表联络实体站、网上站建设。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模式,努力打造履职亮点,形成“一站一特”活动载体。组织代表进站开展学习交流、专题议事、代表述职、联系群众等活动,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络室常态化接待人民群众、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代表述职评议等作用。县人大代表罗加利依托新市民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代表履职“六个一”,通过“六单一体”闭环服务机制,线上线下累计为群众办理实事112件。落实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要求,以电脑端、大屏幕端、手机端为平台,将代表履职、联系群众、收集民意、舆论宣传等功能集成于一体,强化阵地功能。今年以来,全县联络站(室)共接待选民群众2253人次,办理实事1654件,充分彰显联络站“代表之家”作用。开展先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室)评选活动,对作用发挥较好、管理规范的联络站(室),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划拨一定经费予以提质改造。

——创新活动平台,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中,望谟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人大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人大代表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点,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代表小组,助推农村产业发展。目前,已在平洞街道、油迈瑶族乡建立“人大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2个,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入、三产融合等方面给予示范基地帮助支持。黄巢、王元维等代表依托基地优势产业,在产业选择、项目实施、市场营销、利益联结等方面,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参与,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发挥人大代表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宣传带动作用。建立“人大代表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点”5个,如四级人大代表罗治章的冷水养鱼示范点,他借助家乡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冷水养鱼,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用实际行动讲述了人大代表成功创业的故事,充分发挥了先进模范代表的引领作用。根据代表的职业、技能特点,组建了油茶、芒果、板栗、紫茶等5个产业高质量发展代表小组,41名基层县人大代表参与产业代表小组活动,服务指导和帮助群众发展山地特色产业。

——创新民意收集渠道,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使人大常委会参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更有成效,望谟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了班子成员高质量发展联系点7个,确定了高质量发展调研户14户、人大机关高质量发展基层联系点2个,每两个月到联系点召开一次选民座谈会,深入掌握基层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反映和诉求,以便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主任会议成员每人选择1户脱贫致富户、1户脱贫不稳定户作为自己研究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调研户,通过调研户解剖“麻雀”,查找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建议,同时帮助指导调研户发展。县人大机关高质量发展联系点洛郎村,通过人大机关干部与选民共商座谈,决定依托板栗文化节,举办一系列周末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发展周末经济,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受到群众高度赞扬。望谟县人大常委会还与贵州十方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人大代表远程列席常委会会议视频系统,方便县人大代表通过手机端远程列席常委会会议,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及时了解代表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提高了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

——创新服务方式,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服务无止境。望谟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四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开展20余次专题调研,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广泛开展视察,交流工作经验。组织人大代表对代表助力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示范点、工作亮点等进行现场观摩视察,让代表们充分感受到人大代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改善、服务基层治理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激发代表们的履职热情,提升代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三是联动开展监督,增强监督刚性。与县监委共商,联合开展对阻碍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单位及相关公职人员、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有关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落实情况监督,以高质量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与县检察院联合开展对阻碍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国有资产管理等公益领域问题的监督,以高质量法律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

——创新融入基层治理,有序推动社会和谐。为让基层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望谟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举措,在农村人大代表居住的网格,设立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站,目前已在20个村(社区)设立,初步显现了治理效果。如居住在蔗香村的县人大代表王封背,利用其人大代表身份和居住农村等优势,积极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法律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收集员、民生实事监督员“四员”作用,深受群众好评。县人大常委会蟠桃街道工委以联络站为平台,通过进站代表线上线下履职、网格内代表互动配合,探索建立了群众点单、联络站派单、代表接单、人大督单、公开晒单、群众评单“六单一体”机制,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入、代表服务社区群众全过程闭环。

——创新联系群众路径,群众联系更为密切。建成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拓宽代表和选民联系渠道,通过“群众线上联系代表提出诉求、代表线上处理答复”网上通道,让联系更便捷、互动更广泛,实现群众找代表“一网通”。在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县级代表家中设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联络点”,在代表家门口挂牌,方便群众找代表反映情况,目前已设立50个联络点。今年以来,人大代表通过网上代表联络站联系选民868人次,收集社情民意636件,人大代表登录平台展现风采131人次,上传人大代表工作动态618条。

——创新代表履职管理,代表履职更加规范。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励代表认真依法履职,让履职服务更加公开、监督管理更加透明。落实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完善代表履职“一人一档”内容,健全代表履职档案。要求各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开展代表双月走访接待选民、季度代表活动、代表“六个一”履职等工作,并做好代表履职线下线上同步登记。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认真落实常委会工作要求,对代表履职情况实行积分管理,作为人大代表年度评优考核依据。强化代表约束,完善了代表履职考评监督激励机制,健全了代表退出和增补机制,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意识。

望谟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州要求,扎实有效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有力推动了望谟高质量发展。2020年望谟县首次跨入全省GDP百亿县行列,经济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州前列;2021、2022年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度考评中均获得“好”的等次,2022年全省绩效考核在第三方阵中名列第二;有组织劳务输出“蜂王行动”被省人社厅认定为贵州省首批优秀劳务品牌,县人社局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党风廉政建设位列全州第一;2023年,望谟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四年位居全州第三,望谟民族中学升级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