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六强六有”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省委印发的《关于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配套的7个行动方案,聚焦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同志提出的“发挥优势、注重引领、整合资源、解决难题、推进共治、凝聚群众”24字要求,州委确定的“345”工作思路,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强化“双带五引”,围绕中心大局、突出主责主业、聚焦党建引领谋创新,以“六强六有”(强政治有站位、强思想有觉悟、强组织有合力、强作风有保障、强能力有担当、强业绩有作为)为抓手,深入开展“黔进先锋·党在心中·人大建功”主题活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政治有站位。树牢政治机关意识,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持续用好常委会党组带头学、机关党组跟进学、机关党委统筹学、各党支部定期学、干部职工会全体学“五级联动”学习贯彻机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形成大抓学习贯彻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及时主动向州委请示报告。今年以来,向州委请示报告人大工作65次,提交调研报告、工作建议5份。
强思想有觉悟。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有效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机关党组定期研究机关党建、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全面从严治党、法治建设、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等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用心用情强化理论学习、用心用情开展调查研究、用心用情服务推动发展、用心用情抓实检视整改、用心用情抓好建章立制,以“五个用心用情”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今年以来,机关党组听取有关工作报告12次;主题教育工作在全省人大主题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李三旗的肯定性点评。
强组织有合力。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化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创新组织体系,着力构建常委会党组全面领导、机关党组统筹部署、机关党委组织落实、各党支部具体负责、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的“五级联动组织体系”,形成以上率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建立“五双互动”的组织活动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和模范机关建设“双建设”,持续深化机关党委一月一主题和党支部主题党日“双主题”,抓牢抓实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分别到单位所结对联系社区和居住地社区“双报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双作用”,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双促进”,“五双”协同推进、良性互动,推动工作出新出彩;持续深化“七个一”特色工作品牌、机关“七手”党建品牌和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品牌,以品牌建设成效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累计为帮扶点协调落实项目资金280余万元,帮助群众办好事实事60余件,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全州、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先进集体。
强作风有保障。作风引领是关键。强化正风肃纪反腐,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一体推进“三不腐”;压实管党治党责任链条,认真落实党组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创新监督机制,着力构建常委会党组示范监督、机关党组全面监督、机关党委职能监督、机关纪委专责监督、机关党支部日常监督、机关党员民主监督“六级联动”监督机制,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工作落地见效;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改进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狠抓落实之风、担当尽责之风,班子成员领衔调研课题11项,通过“四下基层”、采取“四不两直”调研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民声、聚民智,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高质量思路和对策。今年以来,深入县(市)调研70余人次,召开警示教育会4次,开展预防提醒谈话200余人次。
强能力有担当。聚焦“四个机关”建设新定位,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启动人大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与州委组织部联合举办6期培训班;加强青年干部理论学习,提升青年干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逐渐成为年轻干部成长锻炼的重要平台;健全履职机制,实施AB岗互补机制,着力建立常委会党组领导班子把方向管大局抓根本,机关党组抓班子、带队伍、管干部、抓落实,县级干部务实履职、对分管工作亲自抓亲自做,科级及其他干部主动干事、积极作为的“四级干部”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强化制度建设,持续开展人大制度建设,对常委会已出台的60余项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坚持“立改废”并举,不断健全完善常委会工作制度、党建工作制度、机关工作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长效机制,努力形成讲团结、想团结、能团结、会团结、真团结、最团结的良好工作局面。今年以来,出台了常委会新闻发言人制度、执法检查工作规定、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等8项制度,机关干部20人次获得省、州表彰表扬。
强业绩有作为。带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抢抓“三个文件”政策机遇,立足高质量发展,加强立法工作,完成乡村旅游促进条例和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的论证调研、审议报批、颁布施行等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我州剑河县基佑村挂牌成立,我州纳入省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797件。做实监督工作,聚焦法律法规有效贯彻实施、聚焦助推高质量发展、聚焦促进和改善民生、聚焦监督成果运用、聚焦群众关心关注问题五个方面开展监督,做到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今年以来,开展执法检查4次,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46个。狠抓代表工作,积极搭建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履职培训、代表联系群众、代表主题活动、代表建议办理、代表事迹宣传“六个平台”,以“五个聚焦”为抓手,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涌现出以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为示范典型的“猪司令”、以省人大代表吴国邦为示范典型的“牛司令”等优秀代表,吴国邦代表事迹多次得到省委书记徐麟同志肯定。今年以来,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经验典型、民法典“六好六突出”等先后获得省人大常委会陶长海、郭瑞民等领导和州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我州“把美丽风景变成美好前景”“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用法治力量守护锦绣家园”等40余项工作经验典型先后得到《中国人大》《法制日报》《贵州日报》《人大论坛》《黔东南日报》等全国、省级、州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