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德江县人大代表赋能绿色铜仁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铁肩扛鼎担千钧,代表情牵万户亲。

奔走为民谋福祉,丹心不负寸功真。

在德江县长丰乡堕坪村的茶园里、合兴镇东元村的稻蛙田埂上、玉水街道楠木园社区的楼栋间……总有一群步履匆匆的身影。他们是德江县人大代表,是田埂间问需于民的倾听者,是基层治理的“监督哨”,是乡亲们身边的贴心人。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这群“铁肩膀”在广袤的傩乡大地上,书写着履职为民、共促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听民声聚民智

搭建便民“连心桥”

“以前出门买菜要走一大圈,特别是学生上下学期间,街道特别拥挤,市民出行极为不便,愁啊!现在可好了,开通了这条便道,方便多了,多亏了县人大代表陈爱芬把咱的心声反映到了县里!”近日,德江县玉水街道红砖厂小区至玉水路开通了一条便道,市民们出入不再绕行四小学方向,一条便民路成了小区市民热议的话题,都说陈爱芬代表把市民呼声放在心上,解决了一件实实在在的贴心事。

玉水街道红砖厂小区是德江县多年前实施的廉租房住宅小区,该小区毗邻德江县经济开发区。由于项目实施之初尚未开通玉水路,小区规划出入线路只能绕向德江四小方向。如今,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出入人口倍增,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今年初,在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县人大代表、新寨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爱芬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新寨社区红砖厂小区新开设一条通道的建议》。会后,该县人大常委会将此建议列为重点督办件,责成县人民政府及县住建局办理,很快得到落实。目前,小区通道建成使用,解决了小区居民的出行难题。

“网络信号好了,网速快了许多,传统村落焕河在网上走得更火了……”抖音“黔东农仓”运营商丁浪谈到在焕河村的直播,脸上露出了笑容。武陵山深处的共和镇焕河村,距离德江县城20多公里,村民多为土家族,主要靠农耕为生。2019年7月,返乡创业大学生丁浪团队进驻焕河村,开始运营“黔东农仓”抖音账号,把焕河“炒火”了。现如今,到焕河“打卡”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山里的焕河网络信号较弱,给广大网民带来了不便。今年初,在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之前,县十八届人大代表张月其走进焕河村,认真倾听选民呼声,收集整理选民意见,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改善焕河传统村落网络质量的建议》。建议引起县人民政府重视,责成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办理。目前,焕河村的网络质量得以改善,网民满意率大幅提升。


德江县人大代表邓宪江(左二)走访选民。


如今,在德江,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田间地头、忙碌的生产车间,还是村民纳凉的树荫之下,都能看到代表们的身影。他们倾听着最真实的“泥土声音”——道路修缮得怎么样?沟渠清通了吗?农技培训听得懂吗……代表们记录着选民对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情况的反馈,用真情搭建起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连心桥”。


强示范重实效

基层治理的“助推器”

今年初,在“两清两改两治理”(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断壁残垣,改厕、改圈,治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活动中,“铁肩议事”的板凳在村头巷尾摆开。代表们用乡音方言,将各级政策精神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方言,向村民传递政策声音。

在楠杆乡中坝村,每天清晨,县人大代表、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宁艳都会带领村民清理主干道、通组路及房前屋后的杂物,还用朴实的语言向村民讲解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的意义。在她的引导下,村民们积极参与清除废弃建筑物、枯枝树木,整治乱拉乱挂现象,规范畜禽养殖行为,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高涨。

今年以来,楠杆乡党委、政府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抓手,整合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村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了县统筹、乡主抓、村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全乡累计整治人居环境点位超2000处,拆除残垣断壁3.2万平方米,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5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0%以上。

3月14日,德江县安化街道楠木园社区安康小区的李晨,通过街道人大工委代表联络站的“码上办”扫码,给代表留言:“我们安康小区3号楼楼下云聚仓公司老板装修房屋剩下的沙子乱堆乱放,影响业主出行,能否帮忙解决一下……”安化街道代表联络站值班人员、县十八届人大代表安学军得知这一情况后,来到安康小区3号楼,与李晨及同栋楼其他业主深入交流,现场督促云聚仓公司负责人清理了剩余沙子,高效解决了业主出行难题。

今年以来,面对乡村环境卫生管理的不足,德江县各级人大代表们耐心做思想工作,成功化解矛盾600余起。在规范农村建房的专项监督中,代表们化身“流动探头”,用法治的刚性力量,牢牢守护着乡村振兴的公平底线和有序航程。“有代表们在旁边看着、讲着、督着,政策执行顺畅多了,群众也服气。”楠杆乡中坝村党支部书记杨武斌深有感触地说,“他们就是我们啃‘硬骨头’时的重要力量。”


代表们视察沙溪乡天麻园区麻缘谷项目。


产业兴乡民富

发展路上的“领头羊”

走进德江县复兴镇联合村烤烟基地,放眼望去,一株株烤烟枝繁叶茂、青翠欲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翻涌出层层叠叠的绿浪,长势喜人。欢声笑语间,烟农们穿梭于整齐的烟垄间,凭借娴熟的手法,将一片片成熟饱满的烟叶快速采摘下来,捆扎成捆后运往集中烘烤点。

在326国道旁的集中式烤房外,忙碌的烟农们正在分拣、编杆、上炕、烘烤……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烟叶清香。


代表们视察花椒产业。


“今年我家种了70亩烤烟,从当前的长势看,预计收入36万元不成问题……”县十八届人大代表、联合村村委会主任唐尧满脸笑意,信心满满。正在一旁负责烟叶编杆的村民杨再祥也难掩喜悦:“今年在烤烟基地务工,每天收入200元,既能照顾家里老小,还能增加家庭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近年来,复兴镇有着丰富种烟、烘烤经验的唐尧紧抓烤烟产业不放松,每年烟叶种植面积都在50亩以上,率先推广种植实用技术、分享科学烘烤经验,每年产值都在30万元左右。这既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群众种植烤烟的积极性。今年,复兴镇种植烤烟3636亩,预计收购烟叶1万担,按市场均价计算,总产值可达1800万元以上。

        在生产过程中,唐尧代表还主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起垄、打坑、植苗、烘烤……每个细节都现场示范,及时帮助烟农解决生产难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调动了烟农种植的积极性,推动了烤烟生产的提质增效。

走进德江县乡村的田间地头,像唐尧一样的人大代表还有很多:茶叶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舒晓梅、何松,推出“稻蛙共养”新模式的蔡念,酿造“甜蜜”事业的水果种植大户张晓权、冯春等。他们成了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代表们在潮砥镇视察王学容代表领办的莲藕产业。


绘就民生新图景

幸福里的“暖心笔”

近年来,德江县各级人大代表深耕为民服务,通过“真建言,建真言”绘就民生新图景。

今年以来,该县各级人大代表始终秉持“民之所忧为己忧,民之所盼为己盼”的理念,将“真”字贯穿履职工作的各个环节。一是开展“两联系”活动,实现“真建言”。通过开展代表回访和“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听取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通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收集代表们提出的碎片化民意和呼声,梳理后提交常委会审议,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同时,充分发挥各代表联络站(室)和网上联络站作用,收集群众呼声、掌握群众所盼,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疑点难点问题。

代表在履职中,重点聚焦关键痛点,确保“建真言”。聚焦中心大局与民生痛点的结合点,人大代表们坚决摒弃“好人主义”和“回避矛盾”的消极心态,敢于直面发展中的堵点问题和改革进程中的难点挑战。如在文新片区代表联组活动中,县人大代表朱克松直面问题、直指关键,指出通组公路护栏规划安装不合理,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等突出问题,列席会议的交通运输局负责人现场拍板,承诺整改。

同时,推动成果转化,夯实群众根基。安化街道人大工委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调研中,发现部分留守未成年人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存在心理关怀严重缺失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关于建立社区留守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高度认可,被纳入安化街道年度民生实事清单,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实施。今年初,在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共收集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118件。经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在交办会上将其中19件确定为重点督办件,切实推动“纸上建议”转化为“落地实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呼声有回应、诉求有着落”。

前路犹担千钧任,风霜未歇敢辞艰。履职之路没有终点,德江县各级人大代表将继续秉持为民初心,以饱满热情、务实作风履行职责,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奋斗,书写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的精彩篇章,奋力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作者:特约记者  张运典)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