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荔波县“五强化五提升”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荔波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省委打造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战略部署,紧扣省、州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总体安排,以“五强化五提升”为总抓手,推动全县50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担当作为。

一、强化理论铸魂,提升依法履职意识。创新学习模式,依托荔波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履职平台、微信公众号和代表“云课堂”学习专栏推送重要理论、时政要闻等履职知识和法律法规300余条,阅读量超10万人次。举办“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专题培训、面向农业领域代表开设“田间课堂”等举措,实施定制化培养,使代表履职业务技能得到提升。到厦门大学、西柏坡等地举办培训班和邀请省内外专家到荔波授课,先后培训代表400余人次,不断提升代表为党传声、为国督政、为民代言的履职水平。

二、强化平台建设,提升履职服务质效。出台《荔波县人大代表履职评议暂行办法》《荔波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工作办法》等文件,深化“两个联系”制度,为各级联络站规范高效运行提供全方位指引。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等重点工作,系统推进履职创新,设立7个县级行业站、3个跨省(区)联建站和2个立法联系点,切实发挥代表联络站“直通车”作用。推广使用“随手拍·码上办”小程序,串起“代表拍—平台转—部门办—人大督”的闭环链条,让民意“无梗阻”抵达、问题“高效化”解决。

三、强化建议质量,提升为民代言水平。每年人代会前对代表选题进行指导,使议案建议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建立人大领导领衔督办、政府部门联合承办、人大委室对口催办的联动办理机制,不断创新督办方式、延展成果运用,推动“民声”落地成为真正的“民生”。督促代表建议承办单位深化办前、办中、办后与代表“三见面”,采取现场办理、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邀请代表全程参与办理,推动建议办理由“文来文往”向“人来人往”转变。换届以来,共收到代表建议618件,交办618件,答复率100%,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四、强化使命担当,提升服务大局效能。围绕打造世界旅游景区中心工作,设立文化旅游代表联络站,组织驻站代表和文旅行业专家人才,通过调研、视察、座谈等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以人大之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专题询问,提出的“植入文创产品研发”“培养非遗传承人”等建议获县委、县政府采纳,切实以代表监督之力助推文旅融合见实效。以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联络站为重点,践行“代表+网格”治理机制,推动进站代表下沉网格,以“双语调解”“民俗调解”为抓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积极协调推动扶贫车间、民族团结食堂、民族工艺传习坊等民生项目落地,构建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创建添砖加瓦。

五、强化宣传引领,提升人大制度认同。办好“荔波人大”微信公众号和《荔波人大》月刊,定期更新发布机关建设及基层人大工作动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知晓率。汇编“代表风采”专刊等,广泛宣传各级人大代表先进典型事例,增强代表履职成就感、荣誉感,让代表以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职,再创佳绩。同时,强化信息编报工作,推送的70余篇工作时讯、经验总结、理论探索文稿获省级以上媒体刊载。其中,《凝聚“联”动力 共绘边界地区发展“同心圆”》《荔波人大:“三创三变”模式打造代表联络站“升级版”》《荔波人大:探索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获全国人大网、人民代表报、人民网等全文和整版刊载,得到社会广泛好评。(荔波县人大常委会  廖明华)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