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锦屏县人大:“学看听说督干”激活代表履职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秋收过后,在锦屏县流洞村的一座凉亭里,围坐着代表和村民。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没有扬声器,一个代表,一本民情日记,十几个村民,便构成了凉亭里的议事厅。村民畅所欲言,代表边听边记。

这是锦屏县创新代表“学看听说督干”履职模式的生动缩影。

2021年来,锦屏县以“以学赋能强本领、睁大眼睛看、四面八方听、善于开口说、盯着问题督、勤勉尽责干”为履职内容,构建人大代表“学在一线强本领、看在一线察民情、听在一线知民意,说在一线建诤言、督在一线促落实、干在一线出实效”的履职闭环,忠实践行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履职承诺。“学看听说督干”如一股清泉,注入杉乡锦屏基层民主的沃土,激发代表履职的澎湃动能。


以“学”赋能强本领

代表的能力与水平,决定着代表履职效果。锦屏县创新建立“全员培训、系统培训、以会代训、开放实训、多点培训”的五训结合学习培训模式,围绕代表能力素质提升,从执行职务有高度、建言献策有深度、履职尽责有宽度三个维度,“走出去+请进来”,举办集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建立代表工作群推送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印发《锦屏县优秀人大代表风采录》,引导代表向法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截至目前,举办人大代表培训班25班次、组织各级代表省外集训3班次,选派代表参加省州人大专题培训120人次,不断提升代表会为、善为的能力和水平。


“看”现场察实情

代表履职的生命力,根植于对实情的真切把握。锦屏县引导代表将目光聚焦一线,双脚扎进泥土,在看中把准发展脉搏和民生痛点。

“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我们积极鼓励人大代表灵活运用暗访式、蹲点式、家访式等调研方式,推动看到实情,听到真话。”锦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广如是说,“代表们用脚步丈量责任,在看中让履职的根基深植于现实土壤。”

围绕产业振兴的制约瓶颈,代表们走进深山油茶园、山核桃基地、锥栗产业带、锦屏生态鹅养殖场、三板溪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区、锦屏经开区实地察看,目堵产业发展的短板,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实地察看两清两改两治理的堵点痛点,体会群众对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的深切渴望。脚沾泥土的调研,催生了《关于加快发展锥栗产业的建议》《关于对油茶提质增效的建议》《关于推动锦屏坚果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大优势特色产业资金投入力度的建议》等82条接地气的高质量意见建议,推动特色产业聚能成势、焕发生机;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专题调研报告,建务实之言,献管用之策,成为守护锦屏蓝、田园绿的有力推手。


“听”民声聚民意

倾听,是代表履职的起点,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石。锦屏县不断拓展代表“听”的广度和深度,让人民声音畅通无阻地汇入民主渠道。

“院坝会上的议事厅”“火塘边的代表联络室”,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成为代表与群众“零距离”交流的常态。为拓展“听”的渠道,锦屏县在全县各级代表中开展访民生行动。2021年来,全县各级代表充分利用代表联络站室坐班代表接待日接访群众近万人次,走村串寨遍访群众3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00余条,转给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700件,切实把群众呼声转化为群众掌声。


“说”建议献良策

代表们以“说”履行代言职责,让民智民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锦屏县搭建平台,完善机制,鼓励代表敢说话,说真话,建诤言,将人民心声转化为推动锦屏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全县各级代表依托家站室及各类履职平台,围绕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精准发声,针对锦屏县争资争项、农村垃圾清运瓶颈,代表在专题询问中直击要害,推动相关政策出台;聚焦中小学大班额难题,审议教育工作报告、评议教育局工作,提出真知灼见,力促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以来,县人大代表紧扣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等主题提出建议300余条,协助驻锦省、州人大代表甄选代表建议12条,向上级人大传递锦屏声音,内容涵盖交通、教育、产业等多个领域。


“督”落实促整改

代表建议的生命力在于落实。

锦屏县聚焦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质效,以制度为基、以协同为要、以责任为纲,创新推出“主任会议集中督办、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和各专工委室跟踪督办”的督办机制,完善“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结答复、办后回访”的全流程沟通机制,强化督的韧性与刚性,彰显人大监督实效,确保代表意见和群众呼声件件有回音,事事的着落。

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202件建议,2件作为主任会议集中督办,14件作为常委会班子成员重点督办,其余由各专工委归口跟踪督办,做到代表建议跟踪督办全覆盖,有效提升代表建议办理的落实率。截至目前,202件代表建议落地率达62%,切实把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和民生“实福祉”。


“干”实事解难题

“干”是锦屏县各级人大代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鲜明底色和责任担当。代表们不仅“代”民言,更“带”民干,在青山绿水间,在苗乡侗寨里、在山林田地上,将履职热情转化为惠民实效。

代表们找准人大工作与产业发展的切合点,深挖本地资源禀赋,采取“代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创办果蔬、中药材、水产、林下经济等示范基地105个,发展锥栗产业带10000余亩,核桃基地5000余亩,高山云雾茶3000亩,精品水果35000余亩,油茶100000余亩……特色产业积厚成势,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纵深推进为民办实事服务代办,代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帮助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2000件次,向群众提供便民服务代办事项3000件次,让“群众所盼”变“群众所赞”。(供稿:锦屏县人大常委会  刘俊明)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