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纸上建议变惠民实景 “小黄巴”驶出民生温度——贵阳市花溪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建议“两个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现在通了公交,出门不用再愁,赶场能轻松带东西,比以前方便太多!”一位大姐边挑蔬菜边笑着说。

“我家孩子上学不用绕远路,安全又方便!”公交开通现场百姓们异常兴奋地说道。

倍受百姓称赞的久安乡人民政府至轨道马王庙站定制公交专线,是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两个高质量”的缩影,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平台联群众,访出好建议。人大代表联络站(室)是代表履职平台,是联系群众的主阵地,更是代表收集建议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以区人大常委会搭建的代表联络站(室)为圆点,不断深入群众,扩大联系群众、为民服务半径。期间,久安乡充分运用代表进站(室)组织市、区、乡代表进站接待选民、出站服务选民,多数群众反映久安乡村民往返城区与周边村寨,不是依赖自驾、拼车或电瓶车,就是步行近50分钟至9公里外的吴山村委站乘坐惠民专线,学生前往久安中学也因交通不便而困难重重,古茶园的游客也因交通不便望而却步。了解这一情况后,久安乡区人大代表姚祖惠牵头,走村串户深度调研整理形成代表初步建议后,经花溪区人大常委会“四审”把关,最终一篇高质量的“关于将吴山村惠民公交延伸至久安村古茶园的建议”在花溪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

过程全参与,办到心坎里。代表建议办理,是尊重代表权利和人民权利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在花溪区人大常委会的引导下,化身“桥梁纽带”与“攻坚先锋”,积极参与建议办理全过程。在公交专线建议办理中,代表们全程参与公交公司的6次实地调研和“坝坝会”,从线路走向、站牌设置到发车时间,走访,倾听、整理村民需求,刘娟代表积极协调资金,推动修建7处乡村振兴错车道,解决公交通行安全隐患,最终促成“吴山惠民专线”。该专线全程18公里,以久安乡人民政府为起点,串联久安村古茶园、久安中学等12个站点,接驳轨道马王庙站,还特别在久安乡人民政府至吴山村村委会路段推出“招手即停”服务,11座“小黄巴”车型完美适配乡村道路特点,“关于将吴山村惠民公交延伸至久安村古茶园的建议”得到高质量办理。

建言结硕果,发展添动力。该公交线路接通城市轨道交通,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让“赶集”这件事变得更加从容、更有温度,也为久安乡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代表们持续发力让民生红利不断释放。刘娟代表推动“农户+村集体+运营公司”模式,结合“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助力旅居产业,将11栋闲置农房改造为“茶韵山居”民宿,采用“委托运营”统一管理,配备村委委员担任旅居管家。公交带来的客流让民宿试营业不到两个月就接待游客141人,营业额6.4万元,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代表们进一步探索茶文旅融合,开发红茶响皮、茶香腊肉等特色产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如今,穿梭在山水间的“小黄巴”,不仅承载着村民的出行,更将久安村54000株千年古茶树的茶香送往更远的地方,让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愈发鲜明。这条串联城乡的公交线路,不仅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注脚,更成为激活乡村赶集经济、旅居产业的“黄金通道”。


(代表利用“坝坝会”征求群众公交线路走向、站牌设置)


一直以来,花溪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两个高质量”工作,修订完善《花溪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严把代表建议“六个关”,推动代表建议办结率持续提升。同时,聚焦闭会期间区乡人大以及辖区各级代表作用发挥,引导、规范代表在联络站(室)的履职行为,激励代表脚步向下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收集意见,并制定了《花溪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处理规程(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管网改造、交通拥堵节点改造等一批民生实事,为基层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人大力量。(供稿:吴春常)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