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玲:履职在一线 情系教育路
陈小玲:思南县人大代表 思南县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清晨的乌江河畔,思南县第一小学门口,一座崭新的人行天桥上,孩子们踏着欢快的步伐走进校园。这座天桥,不仅连接着道路两岸,更连接着一位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心。“陈代表,放学时校门口太堵了,孩子安全让人担心啊!”三年前的一次家长会上,家长这句朴实的话,让陈小玲记在了心上。
天桥连心:46条建议背后的为民情怀
作为市、县人大代表,陈小玲始终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作为履职承诺。她通过家长会、家访、“代表接待日”等方式,三年间收集了46条饱含民意的建议。“每一条建议背后,都是群众沉甸甸的信任。”陈小玲深有感触地说。其中,“关于城区小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的建议”被县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件。她多次在校门口实地调研,甚至冒雨统计人车流量,最终推动建成了这座守护孩子们安全的人行天桥。其他建议也纷纷落地生根:县妇联定期到校指导家庭教育,开展走村入寨讲座;“双减”政策严格执行,不该进校的事务被坚决挡在校门外;思南中学推出飞行班、数理强基班等多元培养方案,拓宽了学生升学渠道。
特别关爱:“一生一档”里的教育温度
“陈校长就像妈妈一样。”这是许多学生对陈小玲的评价。课间时分,总能看到她在教室门口与学生轻声交流。她牵头建立的“一生一档”帮扶台账,记录着每个需要帮助孩子的具体情况。小杨同学家庭困难,学习跟不上。陈小玲不仅协调学校工会为他解决校服、文具问题,还带着米油等生活用品到他家中慰问。更让人感动的是,她联合各科老师组成“一对一”辅导小组,帮助小杨逐步提升成绩。“每个孩子都是希望的种子,我们要用心浇灌。”在推进“双减”工作时,面对师资紧张、课程单一的困境,她主动扛起重担,带领教师团队开发出多学科校本课程。那些加班加点的夜晚,办公室里明亮的灯光,见证着这位教育工作者的执着与奉献。
法治护航:“课堂讲法”中的育人智慧
作为学校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陈小玲带头学习法律法规,组织教师开展“法治课堂大练兵”活动,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我们要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时代新人。”在她的推动下,学校定期邀请法官、检察官进校开展普法讲座,形成“课堂讲法、活动悟法、生活用法”的育人模式。2024年,学校普法工作获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八五”普法通报表扬。在推进课后服务、“双减”等改革中,她严格对照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每一项创新举措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教育创新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这样才能行稳致远。”陈小玲说。
特色育人:97%合格率背后的教育创新
“快看,我的机器人会跳舞了!”科技教室里,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在思南一小,这样的场景经常都在发生。陈小玲提出“五育融合、特色赋能”的办学思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大书法教育推行“每日40分钟规范书写”,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覆盖,全校学生书写合格率达98%。2023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书画等级考试分考场”,成为全市首个获此资质的小学,360名学生通过国家级书画等级考试,考级过关率97%。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学校科技队斩获3项冠军,是全国唯一获此成绩的县级小学,累计获国家级及以上奖项36人次。今年5月,70余人的管乐团到山东日照参加全国“中华杯”展演,是141支队伍中唯一的县城学校。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东盟地区、北京锦标赛中,学校先后参赛队伍荣获冠军、12人获奖。“我们不搞‘一阵风’,也不搞‘精英化’选拔。”陈小玲说,这种“普惠式创新”真正让教育公平在细节中落地生根。
薪火相传:2000名家长参与的家校共育
“把孩子送到一小,我们放心;有陈代表为教育发声,我们暖心。”这是一位家长的由衷感叹。陈小玲通过“家长学校”“社区开放日”等活动,带动2000余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她主持“五峰联盟共同体”“乌江先锋名师工作室”等多个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累计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2名、县级名师8名。近两年来,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36人次,在全县小学教学水平整体提升中作出了表率。自2021年铜仁实行小升初终端统一考试以来,学校连续5年稳居全县第一名、全市城区学校一等奖,2023年更是以总分高出全市平均分57.3分的优势领跑。
守土尽责:3个月推动解决校园周边隐患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是个“硬骨头”。面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侵占校园的现象,陈小玲没有退缩。她多次实地调研,拍摄影像资料,形成专题报告。2023年,问题被纳入“小案不小办”专题调研审议意见,交办后仅3个月就整改完毕。“人大代表不仅要‘发声’,更要‘见效’。”陈小玲用行动诠释着担当与责任。
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省市级表彰20多次,陈小玲个人也获得了“贵州省三八红旗手”“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省骨干教师”等荣誉。但对她来说,最大的荣誉莫过于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听到家长们放心的话语。
夕阳西下,放学铃声响起。陈小玲站在校门口,目送着孩子们安全走过天桥。她知道,作为人大代表和教育工作者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心中有爱、肩上有责,就一定能架起更多连接民心的桥梁。“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每一位支持教育、奉献教育的同仁。”
陈小玲用实干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着不平凡的履职故事。她说,“未来,我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尽责,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更多群众感受到代表履职的温度!”(思南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黄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