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洛香镇人大:聚焦“三个三”工作法,激活代表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县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洛香镇人大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三个三”工作法,全力推动代表作用发挥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大动能。
聚焦“三个坚持”,把牢政治方向。一是坚持理论铸魂,把稳思想之舵。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通过主席团会议、代表联络站集中学习等形式,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视察贵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宪法》《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上半年,召开镇人大主席团会议4次,人大代表联络站会议1次,不断提升“政治三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代表履职根基。二是坚持党的领导,紧跟部署之步。镇人大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之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比如,今年补选镇长、副镇长和镇代表工作中,及时向镇党委请示报告,保证了选举工作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镇党委将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为人大依法履职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三是坚持制度规范,提升运行之效。持续完善镇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代表联络站工作流程等机制,健全学习、视察、调研、联系选民等制度。今年以来,开展1次专题调研和1次代表集中视察工作,形成调研报告1篇,提出意见建议3条,确保代表履职有章可循、有序高效。
发挥“三大作用”,服务发展大局。一是发挥“监督员”作用,护航项目建设。紧盯全镇重点项目,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领域,组织代表采取定期视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针对乡村道路改造等工程中遇到的难题,主动沟通协调。比如,上皮林村务信寨到半江寨的4.5公里道路硬化工程,通过代表积极参与,确保了工程质量,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二是发挥“领头雁”作用,赋能产业振兴。积极引导和支持代表在产业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县人大代表杨除英牵头创办的饰品加工厂,带动300余人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县人大代表陆兴光引进的淫羊藿中药材产业,为洛香村带来年均5万元量化分红,解决百余群众就业。镇人大代表石万荣组织发展的豇豆产业,2025年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实现增收200余万元,全镇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三是发挥“连心桥”作用,畅通民意渠道。依托代表联络站(室),将全镇代表划分为三个活动小组,围绕“三个带头”“十个一”要求,常态化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周四进站”“月月访”,积极参与选区“鼓楼议事”“院坝会”等活动。截至今年10月底,代表累计走访选民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梳理上报17条,推动独洞村、登岜村人居环境等民生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提升“三种能力”,激发代表活力。一是提升政治能力与业务水平。借助人代会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等契机,组织全镇61名代表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学习宪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及人大业务知识,不断增强代表的政治素养、法治意识和履职本领。二是提升调研能力与建言质量。鼓励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实情、研究问题。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针对性、操作性显著增强,数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三是提升服务能力与惠民实效。引导代表牢固树立“履职为民”宗旨,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一线担当作为。镇联络站聚焦主责主业,按年度计划有序组织活动,确保代表闭会期间履职不断线、有活力、见实效,真正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闭会期间,收集代表意见建议100余条,通过代表意见建议3条,使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供稿:洛香人大)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