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郑伟:双岗建功担使命 能源民生总关情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2024年深秋,遵义播州枫乐风电场的最后一台风机完成并网调试,全国人大代表、乌江渡发电厂计划发展部副主任郑伟站在观景平台上,看着仪表盘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手中紧握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即将提交的建议草稿。从133天实现首台风机并网的“华电速度”,到推动西北清洁电力入黔的战略构想,这位扎根能源一线的人大代表,正以专业与赤诚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蓝图上镌刻下属于贵州的印记。


产业深耕者——在能源转型中践行使命

“每一度清洁电力的生产,都是对绿水青山的承诺。”这是郑伟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国内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核心成员,乌江公司在“十四五”期间构建新型能源电力系统的实践中,郑伟始终站在最前沿。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装机规模达1539.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70.7%,这组数据背后,是他和团队在水电增容扩机、新能源建设等领域的不懈探索。

2024年,乌江渡发电厂开工建设的5个新能源项目中,播州枫乐98MW风电项目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建设速度。从项目立项到18台机组全容量并网投产仅用一年时间,郑伟主导的物资保障体系功不可没。他创新推行的“集中节约采购+平衡利库”模式,一年来完成170项采购,并建立优质供应商库;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实现电厂无价值库存金额压降315.4万元。这种精打细算的工匠精神,同样体现在危废处理领域——成功处置13.16吨危废、63.9吨废旧物资的成绩单,彰显着能源企业的环保担当。


民意代言人——用专业建议架起连心之桥

“代表建议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像焊接精密部件那样,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郑伟的履职笔记本上,清晰记录着他对代表职责的理解。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他提出的“‘上大压小’建设新一代煤电”建议,呼应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要求,展现出专业代表的独特视角。

郑伟善于从专业领域提炼普适性解决方案。他主张建立“生态保护+能源生产”协同机制的构想,为推动已建大中型水电站增设生态发电机组提供了重要参考。而建立全国统一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建议,则从根本上回应了流动人口的民生痛点。这些建议涵盖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

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聚焦的“城镇房屋安全”“乌江旅游开发”,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注的“西南区域电力枢纽”“基本养老服务”,郑伟的建议清单恰似一条双螺旋——专业基因与民生密码相互缠绕、共同延伸。2025年5月他在国家发改委与在黔全国人大代表的座谈会上还提出了“建议国家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关爱力度”“建议国家加大对贵州医疗的帮扶,大病不出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等建议。


创新践行者——以科技赋能书写新时代答卷

2024年8月,郑伟在厂党委的培养下,到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学习锻炼,主要承担电力生产类科技项目管理等工作。同时,为做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组织征集AI需求,督导电力生产领域AI高价值应用场景加快实施;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克生产中的难点、堵点;举办202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电力生产类科技大讲堂”,促进电力生产管理人员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技术交流。

这种创新精神同样体现在履职方式的探索中。2024年7月,在全国人大赴黔调研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活动中,他创新性地将能源企业的合规管理经验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分享了建设施工行业全流程监管的重要性;在《代表法(修正草案)》研读讨论会上,他结合物资采购管理经历和基层民生实践,积极建言献策,为《代表法》修改提供有益参考。

夕阳下的乌江江面,倒映着发电机组的剪影与代表联络站的灯光。郑伟知道,他守护的不仅是万家灯火的璀璨,更是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精神纽带。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壮阔征程上,这位在能源革命与民生福祉间架桥的践行者,正以双岗建功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忠诚与担当——就像乌江水流淌不息,他的履职脚步永远向前。(作者:陈红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