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肥料袋里的村集体经济“新路子”——记开阳县人大代表杨雪松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在开阳县龙水乡花山村农资仓库的门口,总会时常看到工人们正在从小货车上卸下一袋一袋的尿素肥料,而仓库的外面已经排起了前来购买肥料农户的小队。龙水乡地偏路远,以前想买肥料最起码得开车40分钟到邻近的乡镇才能买得到合适的肥料,现在又到了蜂糖李管护的关键期,肥料的需求量很大,花山村村“两委”依托村集体经济开始代销农资,省下了很多功夫不说,价格和质量都比自己买要好太多,还提供技术指导。



据了解,这是开阳县第一家采取合作社自营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与农资化肥商签订采购合同,采取订单合作,按照每卖出1吨赚取少量服务费的方式获取收入。近年来,复合肥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种植成本增高,大户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少人向村“两委”反映,引起了村“两委”的重视,加之村集体经济继续走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路子。作为农业大村,县人大代表、花山村支书主任杨雪松认为,按照现在的形势下去,再不为老百姓找到一条路子,真的不行了,他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组织花山村人大代表和村“两委”,认真考察,形成共识,为村民找到一条适合村情的路子。



在对公司进行全方位考察后,花山村在2024年年初便开始了尝试。“我们第一次进了30多吨的货”,杨雪松回忆,由于是大品牌,效果优,越来越多农户选择从村集体统一“拿货”,很快存货就销售一空。随着销量递增,让村集体在厂家面前也有了一点声量,议价上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目前该村代理的农资价格普遍比市场价每吨便宜700元左右。在县乡人大代表杨雪松的带领下,花山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村集体收入也在大幅提升。



以前,花山村集体无闲钱,不敢办事,也办不了事。现在村集体有钱了,为群众办事更有条件了。近年来,花山村在乡党委、乡人大的指导下,通过召开“坝坝会议”“庭院会议”等方式,把宣讲课从会场移到院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村民关心的民生保障、农业农村政策、农村五治和产业发展等工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心声,充分了解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为选区选民办理好实事,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道路硬化率达9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0%覆盖,各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集体经济壮大为村民干实事,村民满意了,会更加支持村“两委”工作,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一幅乡村善治的锦绣新画卷在花山村铺展开来。

杨雪松代表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基层,倾听民声,积极为群众发声,亲力亲为,为老百姓修复灌溉沟渠,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修建文化广场,解决老百姓娱乐场所,并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亮化项目路灯138盏,解决456名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他不断增强人大代表的使命感、责任感,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坚持党的领导,站稳政治立场,把党委关注的要事、大事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崇法守法“带头人”,本职岗位“排头兵”;用实际行动和实效实绩兑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杨雪松代表在“深入基层,依法履职,双岗建功”的活动中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彰显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为助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