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 | 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在全省“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
自“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以来,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省委和州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强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进全州乡村振兴开新局。
迅速安排部署,积极引导代表参与乡村振兴活动
今年7月9日,我州在龙里县召开全州乡村振兴部署会议,会上传达贯彻全省乡村振兴部署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向全州各级人大代表发出《“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倡议书,并号召各级人大代表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上依法履职、主动作为,积极投身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主战场。各县市人大常委会也结合自身情况,逐级细化目标工作任务,迅速吹响“乡村振兴,代表在行 动”集结号。统筹部署、工作推进、督促检查等多方面全方位有效保障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新时代全州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谋划发展路径,推动乡村振兴落实落细
黔南州各级人大常委会按照州委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黔南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中心一张网+联户”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以点带面推动乡村走向全面振兴,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黔南样板”。
在全州初步形成县乡人大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行动的格局。在产业振兴方面,代表带头发展乡村产业,主动带领和帮助脱贫户迈上致富新路子。在人才振兴方面,建立了代表专家库,健全基层代表反馈意见建议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问题。
在文化振兴方面,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在生态振兴方面,组织代表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开展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组织振兴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人大干部、人大代表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作用,全面提升群众自力更生、融入发展的能力。
发挥载体作用,促进代表书写履职新作为
黔南州以各县市代表联络站(室)为载体,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
一是营造氛围,组织引导代表当好乡村振兴宣传者。今年以来,通过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选民,深入基层,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二是辐射引领,组织引导代表当好乡村振兴践行者。全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巩固提升群众收入。如全国人大代表罗应和,自创扶贫车间,带动社区移民搬迁户2835名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 超过了14800元, 增长了近5倍。省人大代表罗永慧,建成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300多亩,发展中药材产业,辐射带动460多户贫困户种植1.2万多亩,户均年收入超万元以上。
三是持续跟踪,组织引导代表当好乡村振兴代言者。借助代表履职平台,黔南州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收集社情民意,有效保证了服务群众、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矛盾排查化解等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有效地推动了政府、社会组织、村(居)民等多方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充分激发了村(居)社会活力。
四是加强监督,组织引导代表当好乡村振兴监督者。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促进、桥梁纽带、参与推动作用,组织全州8100余名人大代表积极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落地落实、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情况等工作开展监督,打出了监督“组合拳”,确保惠民政策落地落小落实。
本文为根据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在全省“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现场会上的交流发言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