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 | 铜仁市石阡县人大常委会:“三三四”措施助力乡村振兴
铜仁市石阡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杨玲在全省“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
石阡县辖19个乡镇(街道) 315个村(社区),46万人。现有五级人大代表1028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4名、市人大代表38名、县人大代表194名、乡(镇)人大代表791名。按照省、市关于“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安排部署,我县各级人大代表以“活动在一线开展、建议在一线收集、监督在一线推动、风采在一线展现”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助力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人大力量。
截止目前,全县共1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其中从事乡村治理的417人,从事教育的181人,从事医疗的155人,直接发展产业和创业带头致富的258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做到“三个到位”,抓好“三个载体”,确保“四个落实”。
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精神学习到位。省、市“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启动后,我县严格按照省市“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精神,第一时间召开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传达学习,并向县委作专题汇报,同时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按照联系乡镇(街道)职责分工,相关委室根据职能职责,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调研指导,并及时召开全县工作部署会,快速推进这项工作。
二是责任明确到位。认真制定“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总体要求及活动内容。县人大常委会成立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各项工作,各乡镇(街道)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抓细抓实,确保“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顺利开展。
三是工作举措到位。创新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建立信息交流工作机制,明确各乡镇(街道)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优势,定期在各自平台公布“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信息共有、成果共享、工作共进。
抓好“三个载体”
一是抓好以人大代表争当“五好十员”活动载体。“五好”即要求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好、参加活动好、联系选民好、遵纪守法好、服务选民好,用实际行动当好表率,助力乡村振兴。“十员”即要求人大代表要争当政策法规宣传员、产业发展战斗员、基础设施推进员、强农惠农监督员、民生事务代办员、矛盾纠纷调处员、社情民意传递员、美丽乡村建设员、移风易俗引导员、生态环境保护员,提升履职能力。
二是抓好“五带头、四个一”活动载体。“五带头”即要求代表带头劳动致富、带头学法守法、带头崇尚科学、带头助人为乐、带头美化环境。“四个一”即要求代表创建一条致富路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一条建议、为选民或选举单位做一件实事、向代表小组汇报一次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
三是抓好人大代表“以岗定责"载体。针对人大代表分布在各条战线和各个不同岗位实际,我们创新地对各级人大代表实行以岗定责,即领导干部代表要深入调研指导、开展政策宣传、资金项目支持、提供决策参考;基层干部代表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政策宣讲、谋划发展思路、挖掘培树典型;村干部代表要组织发动群众、带头宣讲政策、带头发展产业、引领集体经济;农民代表要带头发展产业、带头传递好声音、带头凝聚正能量,带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非公经济代表要履行社会责任、拓展帮扶思路、培育富民产业,不断增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担当意识。
确保“四个落实”
确保活动在一线开展落实,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要内容,通过群众会、院坝会、人大代表上门宣讲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引领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各级人大代表共计开展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0000余人,帮助基层办结实事1200余件、解决就业745个、组织技能培训27418人、发展产业139个。
确保建议在一线收集落实,围绕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群众密切关注的事,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要求承办单位以最真的诚意接近代表、以最高的质量感动代表、以最大的努力满足代表,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民生事项得到妥善解决,深受代表和群众好评,增强了代表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确保监督在一线推动落实,围绕各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点领域,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事项,拓展人大监督范围,延伸人大监督触角。如:我县在督导电动摩托车备案登记工作时,采取“五个全覆盖”,巡回到乡镇街道开展督导;在基层开展成立一个公开领导小组、建立一个公开栏、制作一本公开台账、每月公开一次信息、每季度开展一次民生监督“五个一”监督。截止目前,共开展民生监督37次,参与代表584人次。
确保风采在一线展现落实。近年来,我县各级人大代表立足实际,扎根基层,在助推本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尽职尽责,较好发挥了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比如,我县大沙坝乡任家寨村的乡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李文锋 带领村支“两委”, 创新实施“六共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村级产业,将任家寨村从“散、乱、差”的后进村蜕变成了“富、美、乐”的“幸福家园”,由于工作出色,现已被提拔为乡科级领导干部;龙塘镇大屯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周绍军,在种植、加工、销售茶叶上深入研究,将茶叶产业发展成了大屯村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致富产业,带领全村人民增收致富。(摄影: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甘玥)
本文为铜仁市石阡县人大常委会在全省“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现场会上的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