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林业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张军代表

提出的《关于优化退耕还林与耕地保有量关系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退耕还林与耕地保有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

一、关于“有序退出25度以下退耕还林区域。针对坡度25度以下且仍为耕地的退耕还林区域,应停止进一步的林木种植,逐步将其从林地管理中剔除,并强化后期管护,确保这些耕地不被非法占用或转化,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建议

为妥善解决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有关问题,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关于明确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有关问题处置意见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176号)。《通知》明确,“对于符合国家允许退耕5种情形(即25度以上坡耕地、陡坡梯田、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的已成林成草的地块,纳入林草监督执法;未成林成草的地块,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和提质增效工作。对于不符合国家允许退耕5种情形的,尊重农民和地方政府意愿,按‘一事一议原则稳妥处置:原为优质耕地的,允许恢复为耕地;实行‘林粮间作‘果粮间作’且尚未达到林地或园地认定标准的地块,可继续保持‘林粮间作状态不变或逐步恢复正常耕种。对确需恢复为耕地的,由地方政府另行安排退耕还林还草,切实巩固已有成果。”当前,全省正在启动林耕空间置换工作,我们将按照相关要求,分类处置好退耕还林地块,在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同时配合做好耕地保护相关工作。

二、关于“科学调整退耕还林实施范围。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对于原为优质耕地的区域,应允许并鼓励其恢复耕种;对于“林粮间作”“果粮间作”且未达林地或园地标准的区域,可维持现状或逐步恢复耕种;对于上级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应重点针对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实施”建议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家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总体思路,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2014—2020年,按照国家明确的退耕还林范围,我省退耕还林主要安排在25度以上坡耕地、陡坡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累计完成1575.75万亩,为促进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10月,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91号)明确,为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暂缓安排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将工作重心转到巩固已有建设成果上来已安排但尚未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要严格限定在全国三区三线划定的耕地保护红线任务外实施,且符合国家允许退耕的5种情形(即25度以上坡耕地、陡坡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2020年以后,国家没有下达我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我省退耕还林工作重心向巩固成果转移,通过采取补植补造、加强抚育管护等措施,退耕还林取得了一定成效。您提出的“科学调整退耕还林实施范围”,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明确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有关问题处置意见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176号)进行了明确,我们将按照文件要求,指导各地做好退耕还林地块分类处置工作。

三、关于“设定耕地保护目标。依据最新的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将25度以下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纳入保护范围,而25度以上难以长期利用的耕地则应有序退出保护,以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建议

一是划定“三区三线”,明确耕地保护目标任务2022 年,根据国家工作部署和“三区三线”划定规则,省自然资源厅指导地方严格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作为新一轮规划必须守住的刚性任务。根据国家划定规则,对于已依法批准且落实占补平衡即将建设的耕地、已实施退耕还林还但尚未成林成草的耕地、已备案农业设施建设占用的耕地、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的耕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耕地、河湖范围内认定退出的耕地等6类符合国家要求的情形,可以不纳入耕地保护目标。经组织地方按照国家划定规则进行举证上报,全省汇总上报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但尚未成林成草的耕地举证图斑0.72万亩,国家反馈认定0.59万亩,纳雍县未上报此类举证图斑,全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已于2022年11月1日经国家审查通过同意启用。耕地保护红线划定后,省、市、县三级党委和政府层层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军令状”,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考核、终身追责

二是统筹林地耕地保护,优化林耕空间布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及林地耕地布局优化工作,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着力优化耕地林地布局,将25度以上陡坡旱地、河道湖泊内等不稳定利用耕地逐步调出,推进园地和林地上山、耕地下山,完成置换60万亩”。今年2月,省政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去函恳请同意我省开展林耕空间置换试点,推动陡坡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果树苗木上山上坡,促进农业空间布局优化目前,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作为牵头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全省林耕空间置换工作方案,通过林耕置换,逐步将25度以上难以长期利用的耕地有序退出,进一步优化林地耕地空间布局。

贵州省林业局

2025625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郑娜联系电话:18008516612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