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5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王应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在公共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商省财政厅意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省AED安装配备工作情况

将AED安装配备纳入健康贵州行动内容,在《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关于印发健康贵州行动(2019—2030年)的通知》(黔健推委发〔2019〕1号)明确提出到2030年,在党政机关、学校、机场、高铁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建设智慧卫生急救站1000个。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602号)要求,我委积极争取财政、发改等部门支持,推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安装配备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在政务服务中心、重点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大型商超、学校、公园等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719 台,其中贵阳市361台、遵义市74台、六盘水市33台、安顺市46台、毕节市47台、铜仁市16台、黔东南57台、黔南州52台、黔西南州33台。

二、有关建议的回复

(一)关于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建议。根据《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财预〔2015〕210号)规定“政府投资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投资方式重点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代表提出的“设立专项基金”主要目的是支持公共场所配置医疗设备,与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设立目标不同。

(二)关于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的建议。我委高度重视AED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一是编制公民自救互救知识读本70万册和紧急医学救援知识读本6.2万册,分别发放给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重点人群,提升公民自救互救素养。二是通过电视、微信视频、抖音、健康贵州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AED使用方法,大力提高AED公民认知度和接受率。三是支持各级急救中心推广使用急救APP,并将属地安装的AED纳入急救中心管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注册紧急医学救援志愿者,鼓励家庭和个人使用智能手机安装急救APP或佩戴急救设备,便于及时找到和使用AED。

(三)关于推广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建议。一直以来,我委不断加大急救知识和技能推广普及工作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每年开展1期县级及以下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培训,已完成培训490人,基层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得到大幅提升。二是积极推进急救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基层、进农村、进公共场所“七进”活动,累计培训重点人群139.8万人次、志愿者1.41万人次、智慧卫生急救站现场管理员2157人次,公民自救互救素养逐步得到提升。三是支持黔东南州台江县、施秉县、镇远县探索推行一户一救培训试点,逐步向全省推广实施,确保一个家庭至少1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四)关于建立完善急救体系的建议。目前,我省基本建成以省急救中心为核心,市级急救中心为主体,县级急救中心为基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的省、市、县、乡、村五级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全省急救呼叫号码统一为“120”,院前急救已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2023年,我委印发《关于做好贵州省公共场所配备安装智慧卫生急救站(AED)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公共场所安装配备的智慧卫生急救站(AED)统一纳入属地急救中心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媒体多层面、多途径向公众宣传普及AED使用方法,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和技能及AED认知度,提升突发猝死患者救治成功率。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全力推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安装配备工作,强化AED日常管理,加强做好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大力推广公共场所AED使用宣传,努力营造“人人讲应急,个个会急救”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建议,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贵州卫生健康事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