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4号建议的答复
陈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贵州省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就业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厅会同省大数据局,聚焦“稳就业”“保就业”中心工作,建设了贵州省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全省全口径劳动力就业监测和服务全覆盖。一是全面掌握就业状况。平台通过与公安、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生态移民等部门数据开展比对,框定近3000万全省16-59周岁劳动力实名信息,精准锁定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失业登记人员等重点群体,并通过参保信息初步比对出部分劳动力就业状态,各级就业部门可根据就业失业状态变化及返乡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公共服务。二是及时跟踪就业变化。开发驻外劳务协作站点功能,依托人力资源机构和基层工作力量,广泛开展劳动力跟踪服务,建立劳动力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将劳动力的培训经历、技能特长、就业稳定度、接受过的就业服务等内容进行细分细化,分类进行匹配和推送,为精准服务及分析决策提供支撑。三是精准提供就业报告。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为减轻基层人员负担,提供了动态生成辖区就业分析报告,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可帮助基层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报告撰写、统计报表等日常工作,村(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同时可通过平台手机小程序,随时掌握辖区内劳动力结构和就失业状况,有针对性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
2025年,我厅按照人社部工作要求,启动了贵州省就业信息化升级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完善就业信息化“一库一平台”,即全省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对原有的就业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和升级,原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基础数据及功能,全面整合至升级后的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升级后的平台可实现就业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就业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便捷。一是完善就业信息资源库建设。依托贵州省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原有数据及贵州省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系统业务经办系统,开展数据清理,通过与统计“一张表”基础数据、农业农村厅脱贫劳动力数据进行整合,联合民政、教育、市场监管等外部数据交互,建立数据的比对、核查机制,不断提高数据质量,针对不同服务群体进行标签画像,提供精确感知、精准识别,分类评价,监管决策能力。二是加强就业业务协同。重塑就业管理服务流程,切实建立“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三项业务统一登记”联办机制,通过参保状态、用工登记等业务协同,多途径确定劳动者就业状态,多渠道开展就业登记。重点关注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时将数据推送至基层,支持基层开展精准就业服务。三是提供便捷化就业服务。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不断完善贵州公共招聘网功能,加入就业培训联盟、各类重点群体求职招聘专区等内容,充分运用“贵州人社”小程序、APP、12333电话等多种渠道,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体系,支持劳动者和企业便捷享受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