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吴晓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建成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建立与公安、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生态移民等部门数据比对交换机制,精准锁定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员、失业登记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了对全省全口径劳动力就业监测全覆盖,提供多口径、多层级、多维度数据分析,精准掌握就业状况,同时可一键生成全省或辖区(含市、县、乡、村)就业分析报告。二是建成贵州省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核心系统),建立“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全省共享”的工作模式,实现就业失业登记、公益性岗位管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办理,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统一运用核心系统经办业务、劳动者可通过全国统一平台、“贵州人社”小程序等多渠道进行线上就失业登记办理、创业奖补政策申请。三是建成贵州公共招聘网,为各类群体提供线上公共招聘服务。贵州省公共招聘网是按照人社部工作要求开发的省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站,主要用于全省岗位信息发布与人员招聘活动,为充分发挥网站效能,我厅采用社会化购买服务方式运维公招网,并打通了与江苏省“就在江苏”的岗位连接,不断提高岗位资讯更新频率,增加入驻企业数量,并通过网站实现就业见习等业务的申请和信息查询。

虽然我省就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照人社部对就业信息化工作相关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如“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三项业务统一登记联办机制暂未建立,工作人员办理存在不便;数据协调机制尚未打通,职业培训数据暂未纳入系统,与民政、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间数据也尚未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就业资金信息化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因就业资金由各县财政管理,暂未实现全省统一流程,也无法与财政系统进行联动。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23〕93号)文件要求,我厅于2025年启动了就业信息化“一库一平台”建设,对原有的就业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和升级,截止目前,已完成就业信息资源库基础数据清理、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需求调研、经办系统部分功能完善等工作,在下一步的系统升级改造中,我们将更注重就业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及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功能的完整性,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更便捷的经办平台。一是加强业务协同,逐步建立就业系统与社保系统、实名制职业培训系统的应用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就业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办理协同联办,实现就业补贴申领与社保参保缴费、退休、死亡、退费等业务协同。二是畅通服务渠道,升级贵州省公共招聘网,搭建涵盖网站端、手机端、自助端“三端协同”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省内零工市场岗位,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找工作、招人才、招聘会、就业地图、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服务,同时运用大数据及AI智能技术开展岗位推荐、人才推荐、政策推荐等主动精准服务,提高招聘精准度。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重点群体精准帮扶,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民政、市场监管、公安等外部数据,对就业信息资源库数据进行标签画像,识别出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并将重点群体信息实时推送到乡镇社区等基层服务网点,为不同服务对象精准提供服务。四是加强就业资金全链条监管,将补贴申请、补贴审核、资金发放、资金监管纳入系统,实现业务财务监管一体化管理,对资金全周期全链路闭环监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