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40号建议的答复
杨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学校营养餐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改革供给方式。近年来,我省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水平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县级政府落实“四统”(统招、统购、统配、统送)招标采购制度,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标准,由县级政府牵头统筹统一集中采购营养改善计划食材配送企业,建立企业评价及“黑名单”等制度,持续强化食材配送日常监管机制,对存在不认真履约、服务(食材)质量差等问题的企业予惩罚,拒不改正、屡犯不改或考评不合格的,及时依法清退并纳入黑名单。同时,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强鸡蛋牛奶等供应学校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通知》,持续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向学校供应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遴选一批养殖规模较大、质量安全控制好的蛋鸡养殖主体,供学生营养餐食材供应企业或学校食堂采购农产品时参考,推进“农校对接”。
二、关于配送监管。各地在开展食材配送企业招标采购时,均对食材配送时间、质量等作了明确的约定,目前各地采用的为学校根据带量食谱提前下单,配送企业按天进行配送。教育、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配送过程监督,制定了《省市场监管局学校食品配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指南》,指导食材配送企业及其配送学校运用“贵州省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全省学校食品配送企业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督促企业建立动态风险管控清单,切实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营养餐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三、关于营养搭配指导。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联合印发《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午餐推荐带量食谱(试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营养需求,结合贵州农产品生产分布情况和地方饮食习惯,研究制定了240套食谱供学校和教育部门选择参考,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学生营养餐配餐食谱。同时,明确营养餐供餐基本要求,做到每餐至少“三菜一汤”,合理搭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多种新鲜蔬菜和肉类交替充足供应,每天食材种类达到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做到每天至少1提供个鸡蛋和适量水果,每周至少提供3次牛奶和2次豆制品,促进供餐食物多样化,保证学生摄入多种营养元素。
四、关于提升烹饪技术。教育部明确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营养餐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烹饪技能和专业水平提升,在2025年内做到培训全覆盖。我厅加强调度督促,推动各地对食堂工勤人员开展培训,提升烹饪技能,积极探索菜品做法和供应方式,通过探索举办“学生餐鸡蛋类菜品开发及营养配餐技能比赛”、开展“小锅菜”炒制等各类地方特色做法,激发厨师菜品创新动力,不断提升营养餐菜品质量和口感,让学生吃到更美味营养的饭菜。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持续推进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通过强化市场准入和竞争机制、推动本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食材配送公司监督管理、推行食材验收正负面清单管理、强化社会和家长监督、加强技能培训等有效方式,增强校园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改善计划供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