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120号建议的答复
李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清华大学支持务川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就建议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省高校与清华大学交流合作情况
近年来,我省不断推进与清华大学合作,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在2022年7月签订框架协议范围内,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交流、科研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省内高校与清华大学建立常态化人才交流机制。贵州大学与清华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选派多名优秀研究生赴清华交流学习;贵州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选派教师和管理骨干赴清华大学访学研修和参加专题培训,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清华大学师生也多次赴贵州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学习等活动,增进了双方了解。这些探索为深化人才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是我省与清华大学在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方面的重要探索和成功典范。基地围绕我省大数据产业需求,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并带动师生参与企业项目,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模式为深化与清华大学在其他优势产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推动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我省高校与清华大学在部分学科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贵州大学机械学院与清华大学摩擦学领域的专家团队持续合作,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双方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围绕生态文明等主题进行交流探讨。这些合作为推动我省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四)深化学科“组团式”帮扶。省委、省政府创新推动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贵州相关学科建设,其中清华大学“组团式”帮扶贵州大学软件工程学科,目前双方已经签署合作协议,清华大学帮扶专家团队已入驻贵州大学开展帮扶。
二、支持务川县工业产业发展相关情况
(一)强化政策支持。编制印发《贵州省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制定我省氟化工产业“一图三清单”,明确务川为我省“萤氟”路线氟化工产业集聚区。同时,围绕氟化工拟招项目清单,指导帮助务川加强与头部企业对接沟通,争取引进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二)强化平台支持。务川氟钡新材料产业园区,作为我省规划的唯一一个以氟钡化工为主导的化工园区,目前已通过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为务川发展化工产业提供平台支撑。
(三)强化项目支持。针对务川高铝土矿(平均含硫1.14%,远超GB/T24483-2009标准中氧化铝生产用矿硫含量<0.5%的要求),2022年支持国家电投贵州遵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提高铝土矿焙烧脱硫能力的研究及应用”项目,支持经费60万元,着力解决高硫铝土矿在氧化铝生产中的应用瓶颈。2022年,立项实施“贵州优势特色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重大协同创新项目,设立“重晶石高质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课题,支持遵义贵萤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萤石共伴生重晶石高效分离技术研究;目前已建成年处理30万吨原矿石、年产15万吨精矿(氟化钙+硫酸钡)的示范装置并稳定运行,产出符合YB/T5217-2005《FC-97A》标准的高附加值酸级萤石精粉,实现低硅、低磷、低硫、低砷品质,产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获日本三菱化学、法国阿克玛等国际巨头认可,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务川、正安、沿河、贞丰及重庆酉阳等地推广,有望在武陵山区形成示范效应。
三、下一步打算
结合我省高校“围绕产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产业”的办学思路,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加强与清华大学的沟通对接,多部门联动支持氟钡化工、铝及铝加工等重点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合作内容纳入省校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实施方案或补充协议,并在教育和人才方面抓好落实。
(一)聚焦产业需求,深化人才培养交流。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围绕氟钡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开展联合培养、定向培养项目,鼓励和支持省内高校与清华大学在相关专业领域开展师生互访、联合科研,吸引更多清华大学优秀人才关注贵州、了解贵州,引导相关专业人才来黔就业创业。充分利用“甲秀之光”访问学者计划,围绕氟钡化工、铝及铝加工产业领域,常态化、“组团式”选派务川优秀青年人才到清华大学研修提升;指导务川县用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相关项目培养人才,主动邀请清华大学相关领域专家担任培养导师。
(二)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科研联合攻关。借鉴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的成功经验,鼓励支持我省氟钡化工、铝及铝加工领域的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清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前沿方向,组织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速清华大学的优势科技资源在我省相关产业的落地应用,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在铝土矿产业领域,围绕铝土矿选矿杂质脱除、伴生资源高效回收、铝制装备轻量化材料及中高端铝合金制品研发等关键技术,支持清华大学等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我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迭代升级。在氟钡化工产业领域,重点围绕磷矿伴生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升等技术瓶颈,强化部门协同与创新资源整合,支持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与我省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开展工程测试、中试熟化及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助力务川及全省氟钡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三)聚焦短板弱项,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指导务川县围绕氟钡化工、铝及铝加工产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引才目录和引才需求,积极组织其参加贵州省赴清华大学开展人才专项引聘活动,大力招引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二是用好省重点产业人才“蓄水池”引才政策,充分发挥事业编制岗位招才、引才和留才的“蓄水池”功能,鼓励务川县利用重点产业人才“蓄水池”项目引进清华大学化工领域人才。三是用好省柔性引才政策,支持务川县柔性引进清华大学名师、名教授开展科研、产业等项目合作和作为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导师。四是积极争取清华大学选派氟钡化工、铝及铝加工产业领域博士服务团帮扶务川。
(四)聚焦服务保障,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多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省校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为清华大学专家学者来黔开展讲学、科研合作、项目指导等提供便利和保障。依托“省人才之家”服务平台,采取网上办理、上门办理、专员代办等方式,会同人社、科技、教育等部门,主动跟进服务,协调解决清华大学来黔高层次人才和赴黔帮扶人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帮助办理省级优才卡、协调入住人才公寓等服务事项,切实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