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蒋廷瓒:贵州首任布政使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明朝分省人物考》关于蒋廷瓒的记载。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普通的年份,明朝开国45年后,明朝廷宣布贵州正式建立行省。1413年3月,明朝廷设立贵州布政使司,这在贵州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20多万年前便有人类生息繁衍的贵州,被“实名认证”为全国的第13个行省,从此贵州历史迎来了转折,对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更加密切了贵州与中原的联系、与全国各族人民的联系。贵州人也迎来了第一任布政使蒋廷瓒。

蒋廷瓒是河南滑县人,就任贵州布政使前曾来过贵州出差而且参与平定思州叛乱。永乐九年(1411),蒋廷瓒参与疏浚黄河故道,工作得力,让黄河两岸百姓免遭洪灾侵害,从工部右侍郎升任湖广布政司参政。同年,贵州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和思州宣慰使田琛为争夺铜仁、万山一带的朱砂矿井而爆发战争,田琛任命与田宗鼎有怨的湖广辰州府知府黄禧为大将,率兵攻打思南,这就是著名的“砂坑之战”。

永乐皇帝朱棣已多次处理这类纷争,但屡禁不止,于是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他派遣蒋廷瓒前往思州招抚调查,后又命令镇远侯顾成率兵讨伐思州,将田琛擒获押回京师。

田琛的妻子冉氏为了救丈夫,派人招诱台罗等寨叛乱,对抗朝廷,企图阻止朝廷处死田琛,并希望能够将其招抚放还思州。朱棣对此十分震怒,于永乐十年(1412)将田琛革职斩首。

据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省历史文献研究会秘书长王力介绍,永乐十一年(1413),明朝廷以此为契机,在贵州推行了明朝的地方制度。废除思州、思南两宣慰司,把两大土司所辖的思南、思州两地分为八府四州,以思州之地置思州、黎平、新化、石阡四府,以思南之地置思南、镇远、铜仁、乌罗四府,设贵州布政使总辖,设流官治理,贵州作为行省走上历史舞台。

1413年的贵州,虽然已是行省,但边远贫穷,被称为蛮荒之地。面积也不大:黔北、黔西北许多地区还属于四川,财政收入尚不及江南一大县。派谁去担任贵州首任布政使?“素有威望于黔”的蒋廷瓒进入永乐皇帝朱棣的视野,考虑到他熟悉思州、思南情况,在处理田氏土司问题上有很大贡献,于是提拔蒋廷瓒就任贵州第一任布政使,成为当时管理贵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对新建行省贵州,明王朝十分重视其职官的配备。除了在发达地区工作过并有政绩的蒋廷瓒,还成建制地配套派来了完整的领导班子,与蒋廷瓒布政使同时入黔的有11个官员,包括左右布政使、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官员。

蒋廷瓒初到任,采取较宽松的与民休息政策,受到百姓欢迎。王力谈到,蒋廷瓒是贵州从边疆羁縻地转向中央直辖省的关键执行者,用行政手段建立省级架构,使贵州的行政职能从纸上向实践迈出了重要一步,将这片长期处于土司割据的边陲之地纳入中央集权体系,开启贵州系统化开发历程,也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他主持设立八府及州县,将曾分属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四省的边陲之地整合为统一行省,奠定贵州行政区划基础,同时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破坏性影响。战后社会秩序恢复,使流民得以回归耕作,促进社会民生发展。

《大清一统志》卷里的《贵州全图》称蒋廷瓒“抚辑远人,具有规画,卒于官,黔中人祀之”,贵州百姓心有感念,在名宦祠里纪念他。

蒋廷瓒任贵州布政使的时间不算长,后来死在任上。由于当时贵州的经济文化落后等原因,对于蒋廷瓒在贵州的作为,少有记录文献留存。在明朝过庭训所著的《明朝分省人物考》第一册中,有一页介绍蒋廷瓒,100多字,内有“抚治夷民,绥静疆宇,一应事宜,规画咸当,大振声望”表述。从文献里的介绍来看,评价还是很积极的。(杨桂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曼)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