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辽宁沈阳人大:深化“两个联系” 推动代表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深化“两个联系”  推动代表工作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新修改的代表法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促进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坚持把‘两个联系’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代表工作创新发展,为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健全制度机制

畅通常委会与代表联系渠道

新修改的代表法对完善常委会联系代表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为这一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沈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实践,构建多层次、常态化的联系网络,着力拓展代表履职的广度和深度。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健全完善市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加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基层人大代表直接联系,明确每名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的人数和具体名单,通过定期座谈、专题调研、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与人大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和沟通,实现了联系302名基层代表的全覆盖。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健全完善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召开列席会议代表座谈会制度。自2025年起,市人大常委会每次常委会会议均召开列席人大代表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与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2025年上半年先后组织召开3次列席代表座谈会,40名代表提出38条意见建议,及时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形成了“听取意见—认真吸纳—推动工作”的闭环。

市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机制。在立法、监督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研、起草、论证、审议、评估等各个环节,确保法规草案充分吸纳民意、贴合实际。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60名民营企业领域的市人大代表参与了问卷调查,一些意见建议被纳入调研报告,转市政府研究处理。


创新方式方法

丰富代表联系群众内容和形式

新修改的代表法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以此为遵循,搭建多元平台、创新活动载体,让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紧密、更高效。

切实把立足本职岗位联系群众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功”,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引导代表发挥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将履行代表职务与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扎实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让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切实把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作为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沈阳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并由市人大常委会交有关方面处理,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切实把“家站点”作为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沈阳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点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家站点”1267个,180个代表之家、996个代表联络站实现了全域覆盖,91个代表联系点覆盖了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


回应民生关切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和办理质量

新修改的代表法就完善代表议案办理机制、完善代表建议交办和报告制度,以及代表建议督办制度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和办理两个高质量,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让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发展的“金钥匙”。

在协助人大代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方面,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质量优先原则,引导代表聚焦中心工作、紧盯民生热点,深入调研论证;通过组织培训、提供参考选题、加强审核把关等方式,帮助代表把好政治关、法律关、质量关,使议案建议更具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切实避免“重数量轻质量”“重提出轻调研”等问题。

在提高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质量方面,沈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交办会、推进会等形式,压实承办单位责任,协调解决办理中的难点堵点。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注重挖掘代表议案建议这座“金矿”,加强分析研判和成果运用,推动建议中的合理意见转化为具体政策举措,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为确保重点督办代表建议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凸显,沈阳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工作办法,推动承办单位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2025年,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从年初市人代会上征集的625件代表建议中,对20余件综合性建议和办理难度较大的建议进行协调督办,有效促进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高质量。(作者:刘 思)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