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福建龙岩:在青山红韵间开启履职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福建省龙岩市贯彻落实代表法高质量开展“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

在青山红韵间开启履职创新实践

初秋时节的闽西大地处处绿意盎然,鲜活而热烈。一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在福建省龙岩市拉开帷幕。自2017年起,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每年8月定期开展主题明确的“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今年已是第9个年头。

作为闽西革命老区,龙岩市历来重视群众工作。新修改的代表法为新时代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重要法律依据。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聚焦如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以“不务虚的活动、不拖延的态度、不打折的落实”为准则,组织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以履职之效树立群众口碑。如今,“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已成为龙岩街巷热议、老少尽知的履职“品牌”。


联络站“嵌”入产业链:

打造服务产业发展“助推器”

新修改的代表法关于按领域组成代表小组的规定,为建设专业代表工作站、组织专业代表小组活动提供了法律支撑。目前,龙岩市已组建37个行业代表联络站,涵盖机械(应急)装备、花卉、工业园区、法律、电力、农林等多个领域。

龙岩市新罗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而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又是新罗区的首要产业。今年6月,新罗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机械(应急)装备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5位深耕机械装备、应急救援领域的人大代表入驻联络站。


 8月25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三级人大代表林志国(中)在“聚焦应急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联系月”座谈会上建言献策。


8月25日,在该联络站举办的“聚焦应急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联系月”座谈会上,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三级人大代表,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志国领衔组织驻站代表围绕应急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大家就培育安全应急产业聚集区、加强应急装备推广应用、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和人才荒等关键,收集共性诉求并形成建议。“这不是简单搭台子,而是要让站点带着‘专业基因’起步,成熟后再复制推广,逐步实现‘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让站点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新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根明对行业代表联络站如此理解。

“杜鹃花种植遇到了什么问题?”“电商直播有没有帮助打开销路?”全国、漳平市、永福镇三级人大代表,西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东海走进花棚、穿过花市,不等村民开口,主动询问。

龙岩市下辖的漳平市永福镇西山村素有“华夏杜鹃第一村”的美誉,全村约九成的村民从事着花卉种植销售工作。


 “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期间,全国、漳平市、永福镇三级人大代表陈东海(前排左一)联合永福镇南河片区代表联络站的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走访联系选区内花卉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人大代表联系月”期间,陈东海在永福镇花卉产业人大代表工作室,与一起接访的花卉行业各级人大代表收集、归类到访村民、花农、花卉公司经营者等反映的问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红古田龙岩特色花卉展示中心项目已经被列为广州龙岩对口合作重点项目,在广州的1200多家龙岩花企将有集中展示地,而且展示场地使用的费用将节约至少70%!”话音刚落,花卉产业人大代表工作室掌声应声而起。

“花卉是龙岩特色产业,借助广州这一全国最大花卉集散地优势,搭建龙岩特色花卉展示平台,将进一步扩大龙岩花卉品牌效应。”陈东海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花卉行业的人大代表,在广州龙岩对口合作的大背景下,全过程推动红古田龙岩特色花卉展示中心项目落地,信心满怀也深感责任重大。


 8月22日,漳平市人大代表田美意(左二)深入企业,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8月26日,在漳平市“人大助企联系点”,漳平市人大代表、弗仕德(龙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美意向记者讲述了“一条代表建议催生漳平‘助企服务日’”的经历。“企业面临产值下降、资金周转困难,希望能及时兑现承诺的各项补助优惠政策,化解燃眉之急。”8月4日,田美意提交建议,3天后便收到“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市财政局将整理出需要政策兑现的企业,企业补助将按年份逐步兑现”的答复。不仅如此,8月19日,漳平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前往工业园区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暨首场“助企服务日”专题活动,并将每月的20日定为漳平市“助企服务日”,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

“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位发展前沿,最贴近人民群众。代表小组成员组合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人大代表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特长更好地履职,提高代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詹昌建表示。


数智人大搭平台:

指尖履职打通民意“快车道”

近年来,龙岩市各级人大通过数字赋能、智慧助力,不断提升人大工作质效,助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前找代表反映问题,得等到选民接待日,现在掏出手机扫一扫,就能找到代表!”新罗区红坊镇人大代表、紫金山社区党委书记陈炜难忘社区刚张贴“码上找代表”二维码时社区居民的喜悦之情。

红坊镇人大以紫金山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试点,借助龙岩市“社区e家”智慧党建平台,在全市率先打造“码上找代表”这一在线代表履职模块,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将建议或诉求直接传给辖区人大代表,并实时查看办理进度。


 为破解紫金山社区居民乘车难问题,龙岩市、新罗区两级人大代表林启达(后排左三)听取紫金山社区部分居民代表关于社区内新增公交线路建议。


随着紫金山社区入住人口增多,公交车配套不足成为群众出行的突出问题。居民通过“码上找代表”平台向龙岩市、新罗区两级人大代表林启达反映后,他立刻联合社区启动“公交优化”专项调研,挨家挨户收集群众意见。在林启达的推动下,通过多次与公交管理部门、居民代表召开方案论证会,群众“多增设公交站点、延长公交运行时间、提高车次频率”等诉求均被采纳。


 永定区培丰镇“数字人大”平台


在永定区培丰镇,“数字人大”平台实现数字化赋能人大工作的新模式。“‘培丰数字人大’成为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8月27日,永定区培丰镇人大代表、镇人大主席陈晓峰边滑动手机屏幕,边向记者介绍:“‘培丰数字人大’是依托钉钉App开发的数字化履职平台,以小程序形式运行,集成‘民生二维码’‘代表履职记录’‘线上会议’等模块。”

“‘培丰数字人大’实现了人大代表和群众诉求‘码上提、码上办、码上督’,是基层人大积极探索‘数字人大’应用创新和拓展,推动数字技术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构建人大履职‘码上’就办、群众参与‘掌上贯通’运行体系,打造了乡镇线上人大样板。”永定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卢银玉说。

上线以来,“培丰数字人大”推动全镇88名人大代表线上履职,参加履职活动130多次,通过平台协调解决基层治理和发展问题80个,实时显示4个工程类民生实事项目和2个重大民生票决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人大代表履职活动可在线记录并自动生成档案,全面记录代表履职情况,推动代表履职迈进“云时代”。


红色遗存创新用:

共绘红色+代表履职“新图景”

红色是龙岩的鲜明底色。作为全国著名革命老区,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出台《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鼓励对红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利用,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期间,新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赴东肖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调研红色文化传承工作。


在新罗区东肖镇,东肖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于2024年12月31日揭牌后,充分调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性,整合资源串点连线成面,进一步发挥其学习教育、履职活动、宣传宣讲平台功能,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人民民主就在身边。在8月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中,各级代表依托实践基地制定的“1355”工作模式,联系选民和群众89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8条,生动展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距离东肖镇40公里的永定区金砂镇,是福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作为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创建单位,金砂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突出“红色”主题,采用“镇人大代表工作室+中心片区代表联络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永定苏区启航展陈室”的架构,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服务群众办事的基层人大工作阵地。

“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永定苏区启航’专题展陈设内容,把金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打造成为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加油站’,更要成为宣传金砂历史、服务乡村振兴、展现红色小镇等实实在在的‘服务区’。”永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海辉表示。


永定区、金砂镇两级人大代表林如建在金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金砂有礼”人大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点,向记者介绍展销村民生产种植的特色农副产品。


在红色文化浸润下,履职为民的责任感内化为人大代表的行动力。“老百姓有没有得到实惠,才能检验代表履职到不到位。”8月27日,永定区、金砂镇两级人大代表,金砂镇人大主席林如建向记者讲述他的履职心得。对主动来到代表联络站的群众,林如建总是热情递过茶杯,安抚对方情绪,认真记录群众反映问题。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林如建定期入户走访,主动询问。林如建在基地设立“金砂有礼”人大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点,展销村民生产种植的特色农副产品,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助推器”。

从革命老区到发展热土,从苏区精神到履职实践,龙岩市五级人大代表始终以红色基因铸魂、以担当实干赋能,在服务经济发展的战场上书写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使命答卷。“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期间,龙岩市共有7923名五级人大代表参加走访联系活动,参与率97%,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833条,为群众办实事653件。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在闽西大地,五级人大代表仍在常态化走访、常态化解题——在青山红韵间书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人大力量。(作者:全媒体记者 刘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