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中国人大》报道丨泰州:扎根民意沃土 建设“幸福水城”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泰州:扎根民意沃土 建设“幸福水城”

“蒹葭苍苍栖白鹭,烟波渺渺隐渔歌”。泰州既有江淮海三水交汇的自然禀赋,也有璀璨耀眼的文化星河。千百年来,这片土地孕育出施耐庵的水浒、郑板桥的水墨、梅兰芳的水袖等独特的人文“三水”。如今的泰州不断传承创新,聚力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凤城泰州焕发出蓬勃生机。

近年来,泰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勇担“挑大梁”责任,紧扣中心大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积极构建经济运行观察点、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闭环机制、人大代表“家站点”等特色平台,推动五级人大代表在基层一线“亮身份、强担当、惠民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作出人大新贡献。



经济运行观察点助企暖心促发展

作为江苏省中部重要的工业城市,泰州已形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如何让人大代表在服务经济大局中发挥专业优势?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经济运行观察点,在全市选取50家重点企业、10个产业园区、5个专业市场作为观察基地,组织102名具有经济、法律、科技背景的人大代表担任观察员,定期开展“蹲点调研-问题梳理-对策建议”全链条服务。

“作为‘观察员’,人大代表走进产业一线蹲点,要在车间待够20个小时、和工人聊满10人次、查阅3个月生产数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把准‘发展脉搏’并形成观察报告。”泰州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钱忠介绍,经济运行观察点实行“三个一”制度:每月一次现场走访、每季度一份分析报告、每年一个专项建议。

在设立于泰兴经济开发区的经济运行观察点,泰兴市人大代表钱飞连续6个月蹲点调研,发现园区存在“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效率低”、“企业间副产品循环利用不足”等问题。他牵头组织12家化工企业召开产业链协作会议,推动建立“危化品运输共享平台”和“副产品交换清单”,助力园区企业有效节约物流成本。



“政策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针对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泰州市人大常委会选取“增值税留抵退税”、“科技型骨干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稳岗补贴”等10项重点政策,组织代表深入经济运行观察点开展“政策落实评估”。

在设立于靖江经济开发区的经济运行观察点,人大代表通过调研,发现园区内有较多企业存在因社保补贴政策调整而无法生产经营的共性问题。人大代表经过全面走访形成详实报告,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排查、彻底解决。泰州市人大财经委形成专报转政府及相关部门。2025年6月,社保补贴已完成相关手续,企业开工生产进入积极筹备中。“人大代表帮企业纾困解难,实惠真正落进企业口袋,观察点实打实发挥了助企暖心作用。”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

船舶制造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船舶配套企业的有力支持。泰州市人大代表袁衡和经济运行观察点的人大代表们共同开展实地调研,摸清配套企业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实际情况后,在船舶产业链党建联盟的指导下,迅速组织召开供需对接交流会,助力配套企业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推进“合作强链”,实现“互惠共赢”。

据统计,2024年以来,经济运行观察点累计收集企业诉求287件,推动解决“融资难”、“用工缺”、“审批慢”等问题213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46个。“经济运行观察点不是‘花架子’,而是企业发展的‘护航员’、政策落实的‘质检员’。”泰州市人大代表毕敏伟评价道。


履职报告让代表和群众心贴得更近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今年我提交的加强小区公共收益规范化管理等3件代表建议都得到较好落实……”在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的人大代表履职报告现场,市、区人大代表金慧霞手捧《履职清单》向选民报告。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以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为契机,提请市委转发《关于加强市县乡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指导意见》,创新构建“全覆盖、全要素、全场景、全周期”的“四全”机制,通过规范流程、试点先行、现场观摩、会议交流等方式,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回选区访选民、听民声汇民意、报告履职情况,成为各级人大代表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

“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到基层一线工人、农民代表,从市人大代表到乡镇人大代表,全部纳入报告范围,实现全覆盖报告履职情况。”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曹戎健介绍,目前,泰州市已有270名市人大代表、1342名市(区)人大代表、3232名乡镇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



履职报告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海陵区建立“三级代表名录库”,实时标注代表报告进度。兴化市打造“15分钟报告履职服务圈”,在村(社区)“代表联络站”设置固定履职报告点,让选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则将报告现场搬到产业项目工地和田间地头。

“报告内容不能‘报喜不报忧’,必须用数据和案例说话。”据介绍,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搭建“三个结合+X个性化要素”模式:“三个结合”包括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人大决议决定相结合,与落实常委会重点工作和个人履职计划相结合,“X个性化要素”则鼓励代表结合专业领域补充特色内容。

在姜堰区,代表报告履职情况更有针对性,一线代表用“民生故事”说话,社区工作者陈建华代表讲述“调解邻里纠纷、创建和谐社区”的具体过程。靖江市建立“选民当面评、小组现场核、人大定期查”闭环机制,2025年上半年,该市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报告现场共收到选民提问437个,当场答复率85%,限期办结率100%。“问得犀利,答得实在,这样的履职报告才有意义。”靖江市马桥镇选民周桂芳说。

代表履职报告不局限于会议室,更在“云端”、“田间”和“车间”。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以“五微”载体(微调研、微视察、微监督、微服务、微改进)为抓手,推动履职报告场景从“固定阵地”向“流动会场”延伸,全场景激活履职新动能。

在兴化市千垛镇“水乡议事厅”,代表与选民围坐船头,边看河塘清淤进展,边报告履职情况。海陵区“大篷车”流动工作站开进社区,让履职报告更有“烟火气”。泰兴市将报告履职情况与回选区访选民“你点我督”惠民生活动深度融合,代表报告后当场认领“民生微项目”。姜堰区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代表向选民报告”专栏,定期推送代表履职故事,让履职动态实时传递。

代表报告履职情况不是“交卷”,而是“再出发”。泰州市人大常委会构建“计划-部署-实施-记录-反馈”全周期链条,推动履职报告从“单次活动”向“长期工程”升级,锻造代表履职“长效链”。

兴化市推行“交办-整改-反馈-回访”四步法,2025年上半年,通过这一机制推动解决农田灌溉、道路交通等民生问题127个。在海陵区城西街道海光社区,选民王阿姨说:“我们4月份提出的‘健身器材损坏’问题,现在不仅修好了,还新增了3套设施,我们很满意!”


特色化“家站点”让民呼我应更精准

“现在有了特色化‘家站点’,选民更愿意来,沟通说得开,问题解决快。”在海陵区民声“法驿”法律专业人大代表联系点,泰州市人大代表曹加权边整理选民咨询记录边告诉记者。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推动人大代表“家站点”从“标准化覆盖”向“特色化赋能”、“品牌化运营”升级。

结合代表专业背景和百姓需求,泰州市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家站点”:兴化市千垛镇李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每月10日设为代表接待日,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议事厅”,2025年上半年联络站已推动解决河塘清淤、农产品销路、路灯维修等问题。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设立“千成代表联络站”,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国人大代表王春香带领8名医药领域代表,为企业提供“专利申报指导、侵权纠纷调解、成果转化对接”一站式服务;姜堰区溱潼镇设立“人大代表文旅驿站”,服务乡村旅游发展;海陵区设立“有一说一”代表联络站,助力社区治理……这些“小而精”的站点,成为人大代表发挥专长、精准服务的“前沿阵地”。



泰州市注重人大代表“家站点”的“品牌塑造”,通过“一站点一特色、一品牌一故事”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泰兴市“百家红”人大代表联络站,探索出“人大代表+产业链条”的发展新路;姜堰区“奉杏”人大代表联络站,依托社区平台,加强“家、校、社、站”联动,带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并融入基层治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代表夜话”活动利用晚上时间接待选民,解决上班族白天没空参与的难题,参与率较传统接待日提升60%。

从长江之滨的靖江港到里下河腹地的兴化垛田,从医药高新区的创新实验室到姜堰乡村的生态果园,泰州处处跃动着人大代表履职的忙碌身影。泰州市所有乡镇(街道)已实现“代表之家”全覆盖,村(社区)“代表联络站”覆盖率达95%,基本形成“15分钟履职服务圈”。

通过打造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泰州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各级人大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共同为建设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的幸福水城积极担当作为。

“人大代表多样化的履职平台不仅是代表履职的‘物理空间’,更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情感纽带’。”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余松表示,下一步还将推动人大代表“家站点”与“数字人大”平台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站内站外协同”新格局。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高质量立法、高效能监督、高水平履职,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文/记者 王萍  通讯员 泰人宣)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