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环资委赴遵义、黔南州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情况实地调研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情况的报告。
为充分了解遵义、黔南州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3月9日至11日,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委员杨洪民带队赴遵义市、黔南州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情况实地调研。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扬等有关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组在遵义市先后深入茅台镇罗村农村生活污处理点和垃圾收运点、茅台镇陈家咀林业生态修复工程、仁怀市钓鱼台酒厂、鹏彦酒业小酒厂等地,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查看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情况、污水处理厂运行、水质监测情况等。
调研组在仁怀市名酒工业园区第三废水处理厂调研
调研组在仁怀市钓鱼台酒厂调研
调研组在鹏彦酒业小酒厂调研
2020年,遵义市共完成96(任务为93个)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认了乌江、赤水河干流入河排污口341个,同步开展监测和溯源分析并实施分类整治;开展112个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并在全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信息系统”中销号;完成磷污染治理攻坚相关工作,重点落实乌江34号泉眼废水处理设施汛期运行保障措施,积极协调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开展“三磷”专项整改工作,科学制定整治方案,实施扩能技改项目并于2019年4月动工,2020年7月完成验收;完成“散乱污”排查整治工作及长江流域化工企业排查,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91.3%。取缔非法码头10座,完成船舶生活污水改造426艘,船舶生活污水改造率100%,淘汰报废船舶148艘,取缔赤水河采砂船10艘。修复岸线1296米,完成生态修复3.89公顷,完成两个整治散货码头雨污分流整治;投资38180.8万元,完成虾子河黑臭水体治理,住建部于2020年10月认定基本消除黑臭,2021年1月8日通过住建部认定已实现“长治久清”并销号。
随后,调研组前往瓮安县龙马磷业有限公司、江界河码头、江界河镇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站、瓮安县工业园区三期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地,实地查看黄磷尾气治理情况、乌江水质情况、农村垃圾收运处置情况以及生活污水处理情况。
调研组在瓮安县龙马磷业有限公司调研
调研组在江界河码头调研
去年,瓮安县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100%,PM2.5平均浓度为15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省、州下达的指标内。瓮安河流域水质达水功能要求,重要河流、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有所提升,控制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88.7%,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3.6%,行政村卫生公厕普及率达96.08%。
调研组对遵义市、黔南州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调研组指出,要深入学习践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让破坏长江生态行为得到严肃惩处,构筑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坚实法律屏障,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推动长江流域绿色发展。(文图: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张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