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向大会提交议案9件、建议219件
3月9日,记者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会期间,贵州代表团共向大会提交议案9件、建议219件,分别比去年增长12.5%和6.3%,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贵州代表团全体代表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结合自身履职实际,认真准备议案和建议。代表议案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努力推动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代表建议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其中,经济建设类95件(占比43.4%)、政治建设类35件(占比16.0%)、社会建设类48件(占比21.9%)、文化建设类32件(占比14.6%)、生态文明建设类9件(占比4.1%)。
这些议案建议站在全国全局的高度,突出了贵州特色,发出了贵州好声音,将争取国家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人大力量、展现代表风采。据介绍,今年的议案建议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聚焦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代表们胸怀“国之大者”,紧盯法治中国建设,围绕立法修法、法律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提出《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保护法>的议案》《关于支持加快人工智能在法律服务领域研发应用的建议》等议案建议;紧盯交通强国建设,围绕黔中经济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等方面,提出《关于推动黔中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贵州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坝草港口及航道建设的建议》等建议;紧盯数字中国建设,围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提出《关于推动数字资产交易发展的建议》《关于推进企业数字资产纳入会计处理准则的建议》等建议;紧盯美丽中国建设,围绕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关于将岩溶地区灌木林纳入森林覆盖率计算的建议》《关于优化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等建议。
二是聚焦我省主战略主定位。代表们围绕“省之大计”,锚定新型工业化,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富矿精开等方面,提出《关于提升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贵州“富矿精开”重大项目能耗纳入国家单列范围的建议》等建议;锚定新型城镇化,围绕构建高质量城镇建设体系、完善公共设施、建设重大交通项目等方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贵州城市更新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将盘州经六盘水至威宁至昭通铁路纳入国家规划并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的建议》等建议;锚定农业现代化,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等方面,提出《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助力乡村建设行动的建议》《关于强化农业现代化配套设施建设用地保障的建议》等建议;锚定旅游产业化,围绕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旅游新业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等方面,提出《关于助推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建议》《关于支持打造“文旅+产业+工坊”的文旅融合体验消费模型的建议》等建议。
三是聚焦人民群众所呼所盼。代表们关注“民之大事”,深入基层调研,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以高质量建议增进民生福祉,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关注教育事业,围绕民族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提出《关于全面加强民族教育及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支持贵州“推进人才大汇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向西部地区倾斜缩小地区之间差距的建议》等建议;关注医疗健康,围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医药发展、罕见病防治、医共体建设等方面,提出《关于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关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等建议;关注公共服务,围绕优化公共服务、物业管理、托育服务、灾害避险等方面,提出《关于加强老旧小区电梯安全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强老年代步车源头治理的建议》等建议;关注社会治理,围绕诚信社会、基层治理等方面,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性的社会信用立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建议》等建议。(文图:人大论坛全媒体北京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