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大抓”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贵州省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侧记
仲夏时节,乌蒙大地生机勃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6月4日至5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贵州省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到毕节市开展2025年专题调研。
两天里,代表们先后来到纳雍县和织金县,走进田间地头、工矿企业、项目现场,实地了解毕节市贯彻落实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工作部署和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
观项目:工业向新动能澎湃
“矿区备案储量9685万吨,采用智能化开采技术,预计2028年建成后年产煤炭150万吨。”在纳雍县高源煤矿建设工地,高源煤矿执行董事孙海鹏向代表们介绍道。
煤炭保供与绿色转型并重,考验着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智慧。代表们了解到,毕节市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谋划争取项目7761个,457个“两换”项目落地实施。其中,在新型工业化方面,深入实施“富矿精开”,推动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获批露天煤矿数量和建成数量均排全省第一,累计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9个,2024年生产煤炭7520.2万吨、占全省44.67%,原煤年产量跃居全省第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技术突破与绿色赋能。在织金县国家电投金元“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现场,一座高效清洁能源基地初具规模,代表们被世界首台660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震撼。据悉,该项目总投资52.62亿元,以“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度电煤耗降至285克以下,年发电量将达60亿千瓦时,项目投产后可带动800余人就业,更将激活地方煤炭、运输、建材等上下游产业链。
“磷矿石品位达21.99%,是生产净化磷酸的优质原料。项目全面达产后,年营收将超12亿元!”在贵州锦麟化工摩天冲磷矿的选矿厂内,采选机器高速运转,轰鸣声不绝于耳。贵州锦麟化工公司董事长蹇明星表示,该项目将通过深加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打造成为贵州现代化工产业的生力军。
“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均依托毕节煤、磷等矿产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是‘富矿精开’的典型代表。”赵子铱代表说,随着这些重大项目逐步建成达产,对毕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将推动贵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步履更加坚实。
看产业:富民增收集群发展
走进纳雍经开区,森雍手袋制造有限公司的缝纫机嗒嗒作响,数百名工人指尖翻飞,代表们在这里见证产业集群释放出的民生温度。
“去年发放工资1040万元,在职员工 310 余人,其中脱贫户105人,月均收入4200元!”森雍公司生产厂长雷宜芳说。
在不远处的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一组数据让代表们更加振奋:已建成76条生产线,稳岗就业1200余人,平均工资4000元/月。2024年完成生产量2800万件,实现产值 6.66亿元,创税2299万元。
“没想到身上穿的优衣库品牌短袖是这里生产的,还在现场找到了同款!”“东西部协作引来的‘金凤凰’,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稳了饭碗!”……调研中,代表们连连感叹。
田间地头同样生机盎然。代表们来到纳雍县乐治镇塘坝社区,大棚里瓜藤蔓延,一个个碧绿圆润的西瓜点缀其间。
乐治镇党委书记赵飞榕算起“增收账”:“我们一共有173个大棚,一季度蔬菜已全部采收完毕,总产值35万元,净利润11万元。第二季度西瓜和蔬菜已经种下,预计在6月中下旬开始上市,收益更可观。”
李世瑶代表蹲身察看西瓜长势,询问授粉技术和滴灌应用情况。他表示:“该社区利用肥沃的水土资源发展蔬菜水果种植,以‘大棚经济’激活山地农业潜力,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贵州要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的殷殷嘱托落在了田间。”
献良策:凝心聚力擘画新程
6月5日下午,织金县委党校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专题调研座谈会上,代表们在听取毕节市有关情况汇报后,对毕节市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调研踊跃建言。
“贵州的干部群众在贯彻总书记的擘画指引,在对标对表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努力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新风采新担当新作为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詹成付代表为贵州发展点赞,并表示要把好做法、好作风学到手、带回去,用到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实践活动中去。
赵子铱代表建议,把“十五五”时期的工作谋划好,立足发展实际和基础条件,做好适度超前布局:一是统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抓好未来产业布局;二是做好人口变动预测,并对教育资源等进行超前布局,以适应未来人口结构性变化。
夏华代表建议,借鉴“总部+卫星工厂”模式,既以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又以“家门口就业”模式带动民生改善,培育贵州民族时尚品牌,以科技赋能构建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建立智能化绿色化生产体系,并积极融入全球时尚产业网络。
付庆梅代表说,昭黔铁路作为西南横向铁路动脉,是赫章、威宁等县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纽带,建议在“十五五”规划中,将县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点项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李世瑶代表说,山地农业要适度规模化、特色化、科技化,建议以科技创新解山地之困,向科技要发展,以创新增效能,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通过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代表们一致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实践,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为科学编制国家“十五五”规划贡献智慧和力量。(撰稿: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