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 | 用心筑好“创业巢” 孔雀自往东南飞
6月19日至2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陶长海率队赴黔东南州凯里市、台江县开展《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执法检查组详细了解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贯彻落实情况。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法治轨道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陶长海强调。
靠前服务 加速重大项目落地
从凯里南站出发,车行十分钟,便可抵达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查组走进中清光伏 2GW/TopCon 组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映入眼帘——项目场平已基本完成,施工队正在建设围墙、宿舍食堂地基基础、厂房钢梁安装等工程。
“2025年3月,润建股份有限公司与凯里市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总投资2.6亿元,预计今年8月就可完工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企业负责人坦言,选择黔东南,不仅是看中了黔东南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这一重大契机,更是看中了当地政府的服务质效。
据介绍,凯里市深入推进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建立“容缺受理、承诺办理、先建后验”的管理机制,17个项目成功签订双向承诺书,高效助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随后,检查组来到百年合纵药业有限公司医疗器械加工厂,检查组看到,洁净的厂房已装修完毕,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为投入生产做准备。
“自项目落地以来,黔东南高新区管委会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对接省级评审团队辅导技术资料、提前邀请省级专家组现场指导厂房装修,难得的是,管委会主要领导还多次亲自带队到省药监局沟通汇报,帮助我们在今年4月获得省药监部门5个二类医疗器械批文,成为高新区首个二类医疗器械获批企业。”企业负责人感慨的话语间,透露出对地方政府靠前服务的充分肯定和满满获得感。
产研协作 助力特色产业腾飞”
引进什么企业,发展什么产业,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执法检查组在检查中了解到,黔东南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在发展蓝莓、酸汤、养殖等特色产业上通过培育和引进相关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产研协作新路。
“该项目建设年设计产能25吨现代化提取生产线一条与年设计产能3000吨的自动化饮料罐装生产线一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蓝莓种植农户人均每月增收2000元。”走进凯里市苗之灵药业蓝莓药食同源深加工项目,展台里各类蓝莓原浆、酸汤饮料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
在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传统发酵工艺走进了现代化车间。“针对苗家酸汤存在的核心菌种缺乏、产品品质不稳定、安全性难以保障以及工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我们采用中国农科院三项发酵专利技术,将传统酸汤3至6个月的发酵周期大幅缩短至7天,且生产全程零添加,已生产酸汤30多吨。”公司负责人介绍,一期产能1.2万吨/年酸汤生产线已于3月底投产,计划7月入驻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全国1万多家连锁门店销售渠道,并带动2600亩辣椒、番茄订单种植。
在台江鲟鳇鱼三产融合示范园内,上百个养殖池整齐排列,蔚为壮观。“园区已累计投入1.7亿元,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多元投入,建成养殖池、鱼子酱加工车间、特色民宿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2000吨、产值5000万元。”园区负责人介绍道。
在贵州宝利莱服饰公司,企业把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小车间”做成年产值3600万元以上、税收468万元以上的“大工厂”,带动了200余名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执法检查组感慨:“产业选择准、利益联结紧,乡村振兴就有了源头活水。”
一窗通办 打造政务服务标杆
“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共有46 个部门进驻,设置窗口 87个,可受理办理 1859 项审批服务事项。同时,我们按照‘自然人+法人、咨询+投诉’的‘2+2’模式,对实体政务大厅布局进行了优化。”
走进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执法检查组看到,一楼自然人综合服务区、法人综合服务区等区域一字排开;二楼“企业之家”专区、税务综合服务区、司法服务区等一目了然。同样,在黔东南州政务服务中心,“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和“工程项目联合审批服务中心”的牌子格外醒目。
“‘企业之家’不是简单挂块牌子,而是再造流程、集成服务。我们还依托‘企业之家’打造产业培育(发展)、人才(青年)、金融服务、法治、中介等服务专区,构建起多元参与、资源富集的涉企服务机制和集成赋能的产业服务体系。”据悉,自2023年黔东南州17个“企业之家”运行以来,州和16个县(市)“企业之家”解决企业诉求困难5651件,开展项目帮办代办157次。
“云勘验”更让检查组眼前一亮。黔东南州率先在全省以远程视频勘验替代现场勘验推出“云勘验”,实现勘验过程线上交流、勘验表单电子化推送、勘验人员线上签名、办理结果自动推送。截至2025年5月底,全州共运用“云勘验”线上勘验427件,一次性勘验通过率高达95%,外勘时限缩短50%以上,每次外勘成本至少节约100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执法检查组深切感受到,黔东南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殷殷嘱托转化为一条条可感可及的政策、一项项落地见效的举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一座面向大湾区的“桥头堡”正加速崛起。(文图: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