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范元平到太白镇乐山镇蹲点调研
2月8日至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元平在绥阳县太白镇富裕村和水坝村、播州区乐山镇浒洋水村蹲点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他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聚焦供给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三变”改革,依托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太白镇富裕村是全市脱贫攻坚示范村,近年来,该村按照“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有机生态果园,已栽种刺梨、樱桃等品种,带动500余户农民发展精品水果。范元平来到万亩果园,一边查看果树长势,一边仔细询问农户的增收情况,鼓励镇村采取长短结合、以长补短的方式经营经果园,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产业示范样板。在富裕村肉牛养殖基地,范元平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和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情况。该项目已与该村的30户贫困户签订了入社、入股协议,人均年增加收入5000元。范元平充分肯定了企业的发展模式,希望企业聚焦脱贫攻坚,用足用好当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切实发挥企业所长、助推群众致富奔小康。在富裕村脱贫攻坚作战室,范元平听取了村干部对该村脱贫产业发展规划的介绍,并要求镇村干部要紧紧扭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农家乐、土特产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努力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同时,要充分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扮靓美丽乡村,让群众记得住乡愁。水坝村太白河冷水鱼扶贫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占地50余亩,年销售各类鱼苗40万斤,产值达700余万元。得知贫困户通过资产入股分红,实现脱贫致富,范元平勉励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全省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更好地把企业带动与农户参与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创收与农民增收双赢。在乐山镇浒洋水村,听取了解该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后,范元平指出,对今后的发展规划,浒洋水村要研究实情,把情况摸清,镇情摸准,全方位分析透彻。产业扶持上,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长短结合,全力带动村民致富。
范元平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要围绕中央1号文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脱贫举措需要再精准,找准存在问题,在精准脱贫、突出重点上下功夫,建立脱贫台账,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见到实效。二是产业发展需要再精准,产业要扩大规模,做出品牌,抓实主体,培育市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叠加。打好特色农业这张牌,巩固好、管理好、维护好现有的产业基础,突出特色优势做强做大种养殖业。三是创新“三社模式”助推产业发展。放大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基层的优势,发挥好扶贫基金的杠杆效益,把资源、资产和土地评估量化到每一个村民身上入股,以资本运作撬动产业发展,真正让每一个贫困户受益。四是要激发好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做好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心热起来、心动起来,引导他们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调研期间,范元平一行还走访慰问了蒋诗国、王在伦、吴让贵、李朝坤等困难群众,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节日祝福,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早日脱贫致富。(王宇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