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对2018年民生“十件实事”完成情况进行专题视察
12月7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敦发,副主任吴群英、李长锦、汪红涛、吴继滔以及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县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对全县2018年民生“十件实事”完成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红春,副县长向谋红,县直相关部门、大龙开发区社发局及重点相关企业负责人陪同,并在视察点上介绍了“十件实事”推进情况。
视察组一行在玉屏中学食堂进行调研。
视察组一行视察了玉屏民族中学整体搬迁情况,就学校新修建的教学楼、校园绿化、操场、学生宿舍、食堂、学生考试监控室,以及正在修建的礼堂、图书室等地进行了实地视察。据了解,今年8月份,玉屏民族中学整体搬迁至飞凤工业园区,整体搬迁工程先后斥资共3.22亿元,建成了规模为280亩的现代化办学新校区。新校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400m塑胶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室内外有篮球场和排球场,各教学楼功能室配备齐全,各教室均备了电子白板、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室人手一台高配置微机,实现了教学办公自动化、信息化。
野鸡河防洪堤。
视察生态半岛安置点建设情况。
随后,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野鸡河防洪堤建设点、平溪社区龙潭河公墓建设点、馆驿片区建设施工现场、生态半岛安置点等项目所在地,就“民生十件实事”进行视察。每到一处,姚敦发等认真听取负责人情况汇报,详细了解项目进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要求。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副县长向谋红汇报了2018年民生“十件实事”工作完成情况;人大代表对上午实地视察情况作发言并提意见建议;各相关责任单位、企业回答代表询问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据了解,玉屏自治县2018年民生“十件实事”工作完成情况较好。其中,关于“脱贫攻坚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实验整县出列,确保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的完成情况,于今年9月2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通告,我县退出贫困县行列,实现整县出列,评估验收结果显示,我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7%下降到1.64%,错退率为0.04%,漏评率为0,群众认可度为95.13%。关于“完成65个村级活动室阵地建设和改造;完成74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县疾控预防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完成情况,65个村级活动室阵地已于今年6月份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74所村卫生室于今年6月30日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财政预算总投入为1198万元,新建21所、合建19所、改扩建32所、购买房屋2所,村卫生室均按2万元/所标准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均实现标准化建设;县疾控预防中心项目主体已全面完工(共计6层),现进入内外装修装饰阶段,预计12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关于“启动环?阳河健康步道建设。”的完成情况,项目目前投资18万元,建筑面积为527.66平方米,(长为263.83米,宽为2米),采用鹅卵石铺装形式建设,今年12月4日启动该项目。
会上,副县长向谋红作表态发言,在县委的领导、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各位代表和群众的支持下,“十件实事”办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让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有了一定的提升,让我们的文明创建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下步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坚持在县委的领导下、县人大的监督下按照中央、省、市制定的各项工作标准,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年底向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敦发在座谈会上讲话。
姚敦发指出,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群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宽、责任部门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完成民生“十件实事”,县政府必须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搞协调,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要抓住发展时机,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不断加强领导和督促,发挥好分管领导作用,改进方法措施,扎扎实实将承诺事项落到实处;要严格质量管控,加强后期跟踪管理,把严关口,确保质量,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把实事真正办成群众满意的好事;同时还要提前谋划好2019年民生实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将民生实事与三年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机结合,又要将群众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列进去,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杨芳、洪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