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县人大:做好驻村工作“接力棒”
早春二月,为确保两场战役取得胜利,县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早早来到蕉坝镇大坨村村公所。
“欢迎你们,申书记、李主任、杨主任,还有周主任,你们都来了啊。”大坨村总支书记田桂芳热情地说,“申书记,这位是哪位领导,你介绍下哦。”
“他不是什么领导,他是我们人大的干部,叫龚爱波,以后他就是驻村第一书记,组织部都下文了。”申权说道。
作为人大最早派驻大坨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申权在大坨一驻就是三年。三年来,申权走遍了大坨的17个村民小组,走访了大坨164户贫困户,修连户路、建小水池、改建厨房、修卫生厕所……去年,最后一个没有通组公路的别家山组,也有了一条3公里长、4.5米宽的公路,像一条巨龙攀卧在别家山上。望着平整的路面和来往的小车,申权感慨万千。
“这里就是别家山组,目前还有7户群众在这里,其余都搬到村公所周边了,为了这条路,人大老费力了。走,我们到覃德和家去看看。”申权说道。
在申权和覃德和拉家常的同时,龚爱波掏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不时还看看门上贴着的公示卡。
“权书记,这位同志是哪个啊?”在大坨村,群众都喜欢称申权为“权书记”,说是叫着亲切。
“他是我们人大的干部,叫龚爱波,以后来接替我的工作,你们要多支持年轻人的工作,不能让年轻同志说大坨村的老党员都是老顽固哦。”申权说道。
白天,申权带着龚爱波下队走访农户,每到一户,都向龚爱波介绍该户的基本情况,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晚上回到寝室,都将白天的工作进行梳理。
“爱波,这是今年大坨村的工作任务,任务很重,刚来驻村得有信心呐!”申权一边交接工作,一边也在为他鼓劲。“我刚到大坨驻村,第一件事就是摸底,摸清精准扶贫户的底,摸清党员情况的底,摸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底。年轻人辛苦点,多走多看,我们明天去何家坝组转转。”
中杆领是何家坝组花椒基地之一,20多名群众正在清理土地上面的杂草。龚爱波把一份花椒栽植技术规程递给正在休息的冉能,“这个是我昨天向县花椒办要的资料,你收好,下步打洞要按这上面的要求来,要不挂果量不够。”
务川县今年计划发展30万亩的花椒产业,各村各组都有任务,经过前期动员,群众积极性都高,把以往的荒山荒地都整理出来栽植花椒。龚爱波在来大坨驻村前,向县花椒办要了一些相关资料,没想到刚到大坨就用上了。
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人民公仆为人民,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标准,驻村工作贵在用心、贵在落实、贵在坚持。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县人大机关新旧两任“第一书记”共同奋进,确保了驻村帮扶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我一定珍惜难得的驻村机会,丰富个人阅历,多为群众办一些实事。”村两委例会上,龚爱波向大家表态,“以后我一定尽心尽力做好大坨的驻村工作,跑好驻村‘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