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庆云镇人大:履职担当强服务 助力发展勇作为
近年来,从江县庆云镇人大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强化代表履职本领,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示范引作为,为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新风采。
一是强产业,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聚焦“产业振兴”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代表带头、示范带动”的总体思路,用好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产业,促进群众致富。以“党建+人大代表”为引领,积极推进“支部+龙头企业+人大代表”模式,把人大示范示范岗建在产业基地上,利用年轻人大代表见多识广、敢闯敢干的优势,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提高代表帮带能力。涌现出石应伟、石国伟、石继承等百香果和钩藤种植人大代表创业示范种植大户,带动产业发展。全镇现有油茶1.4万亩,钩藤8500亩,百香果2500亩,有万亩油茶基地1个,有钩藤千亩示范基地1个,2022年实现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二是强人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通过主席团例会,人大代表引导,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回乡创业和发展。杨昌斌、石国民等5名党员和人大代表,放弃外面高薪,回乡担任村干,带领家乡发展。积极培养本土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全镇现有各类专技人才2368名。积极引导,鼓励老干部退休不褪色,带领35户脱贫群众养殖黄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强文化,构建乡村振兴新支撑。保护和挖掘“萨岁”文化、“冻鱼节”等民俗和节庆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滋养乡风文明。侗歌侗戏队把党的惠民政策、乡村振兴政策等编入日常表演内容,把治理陋习与转变观念有效结合起来,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让侗歌、侗戏、芦笙等侗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现已培养有侗族织锦技艺和“冻鱼节”文化项目传承人16人。利用老同志等资源优势,进鼓楼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婚丧礼俗标准,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种方式,让普通群众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展现了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是强生态,打造乡村振兴新名片。深入贯彻学习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守牢“两条底线”,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同步推进。按照“双万+”产业发展模式,我镇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油茶种植达到2万亩以上,钩藤种植扩大到1万亩以上,百香果种植达5000亩以上,力争实现主导产业年产值亿元目标,实现产业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 以“两项行动”行动为抓手,建立健全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通过人大代表视察活动,提升村寨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供稿:从江县庆云镇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