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纳雍县人大:首创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 推动代表建议从“纸上”落“地上”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湖心有岛、湖畔有柳、环湖有路、路有护栏,纳雍县乐治镇三岔塘,被当地群众誉为“小西湖”,是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在三岔塘未修建安全护栏前,溺水隐患成群众的心头病。”纳雍县人大代表陈阳文在收集民意的走访中,群众反映希望在三岔塘周围加装防护围栏。



陈阳文将群众意见反馈给镇人大后,乐治镇人大立刻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调研。了解详细情况后,向县人大常委会申请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获得县人大常委会26万元资金支持。

原来的纳雍县马家寨,小广场修建好了,却没有路灯;院落美化了,却没有安装排污管,村内生活污水随处可见……为了打造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美丽村寨,毕节市人大代表朱洪峰和郝庆提出建议,协调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安装太阳能路灯,为每家每户安装了排污管。

像三岔塘安装护栏、马家寨路灯这样的小项目,需要的资金不多,却是实实在在关系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关键小事”。然而,正是这样的“关键小事”,曾经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建议,却因为资金问题难以落实。

代表提出的建议,特别是很多事关群众生产生活“急难愁盼”民生实事的代表建议办理时,因缺乏项目覆盖和资金支撑,办理难度大,办理答复“文来文往”,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既影响代表作用的发挥,也影响群众对代表的支持。

针对这个现实问题,2016年起,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纳雍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设立专户进行管理,作为代表建议办理的专项资金。

“我们在全省第一家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代表提出的群众关心关切、急需办理,却又无项目覆盖和资金支持的民生实事。”纳雍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刚说,“通过建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这样一个小小的改革,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群众生活中。

“不求做大事,只为办实事。”这样的定位,也让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单个项目资金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重点聚焦1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打通了代表建议办理“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纳雍县人大常委会规范资金使用,出台《纳雍县代表建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代表建议专项资金的提议、审核、审批、实施、监督、验收、报账、备案等事项进行了规范,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简便、快捷、严格。

“当前,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了专项资金支持,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提高了建议办复质量和效果,虽然大多数是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小事,但恰恰体现了为老百姓办实事,以小资金温暖群众心、赢得大民心,真正把人大制度的‘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纳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李践说。

2016年以来,纳雍县用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实施的345个项目中,金额25万元以上的项目21个,金额20万-25万元的项目35个,金额15万-20万元的项目50个,金额10万-15万元的项目80个,金额10万元以下的项目159个。

目前,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已在毕节市全面铺开,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推广做好准备。(记者: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甘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