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以“三个一”抓好人大机关赴外培训学习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23年培训计划安排,由州人大办与州委组织部联合开办、西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具体承办的“2023年全州人大法律监督、立法、信访工作专题培训班”,在州人大监察司法委、民族法制委,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信访办的共同组织实施下,于2023年5月7日举办开班式,5月12日结业。来自州、县两级人大机关及部分州直机关、相关单位的72名学员于5月13日平安返回黔东南州,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回顾本次培训的组织实施,其经验可总结为“三个一”。

一是构建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是确保培训顺利进行的坚强保障。作为本年度州人大常委会一系列培训中首个开展的班次,此次培训的组织实施得到了州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和机关党组的关心,出发前履行了全部审批手续。班级由州人大常委会刘建新、吴世胜两位副主任共同带队,特设班委,由联系副秘书长任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组织委员、纪律委员和生活委员分别由州人大相关专委负责人、调研员、州直机关学员代表和县级人大常委会领导担任,目的是提高参与性、代表性,增强责任意识。同时,全部学员按四个组别进行分组管理,每组设一名组长作统筹,其下由两名年轻同志担任主联络员、副联络员,两名联络员在上课考勤、乘车点名、外出报备、资料发放等事务中协力分担、有效互补。班长和负责具体协助班委的总联络人及时对接班主任;8名联络员又与班长、总联络人通过专设的微信群随时保持对接,统一汇报、请示,统一发出指令,凡是要求全体学员知晓的事项均分别在四个小组微信群中发出,确保了信息同步、令行禁止。培训开展过程中,班级管理团队为全体学员提供了优质的随行服务保障,学员的各种需求和小问题都迅速有力地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赢得了校方的高度赞誉和机关内外学员的高度信任、尊重。

二是设置一个合理的课程方案,是确保教学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本班次的课程设置严格对应班次主题,同时突出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依法治国等重要内容,使学员在政治思想提升和人大业务知识拓展上并重。授课的老师都是西北政法大学的教授、法律博士、博士后等享誉法学界的权威,生动的课堂教学穿插丰富的案例,并结合人大相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提出很好的应对、解决思路,让学员深受启发。对课堂教学,最深刻的三点体会就是:一是地方人大的法律监督在围绕中心工作的同时,指向性和整改效果要契合立法初衷,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二是立法工作必须避免“大而全”之下的简单重复和“小切口”之下的“立法放水”,切实把开门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管用之法落到实处;三是在处理人大信访事务的时候要善于搭建平台,在不干涉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同时要避免不能实质性解决矛盾纠纷的程序空转问题,切实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和诉源治理起到积极作用。在现场教学中,学员们走访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教育基地,瞻仰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奋斗事迹,感受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光辉历程;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年代奋斗过七年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实地考察,一代领袖青年时期不怕吃苦,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始终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为民情怀,让全体学员都看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真实写照,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

三是确立一个贴心的培训思路,是确保学员丰富体验的必要手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队领导和班委们在培训思路上达成一致:赴外培训,目的就是要让学员在学有所获的同时开阔眼界、丰富人生体验。因此在课外活动方面,带队领导和班委们在对学员课余外出作出要向小组组长报备、结伴而行、遵纪守法以及按规定时间返回等纪律要求的前提下,给予学员必要的行动自由。因此,学员们在8日下午的小组讨论结束后以及其他课余时间,都利用难得的培训间隙,各自自由组合,到西安、延安相关地方了解历史发展、革命斗争、文化传承、城市建设等,收获很大,全体学员全程举止文明,低调有序,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事件。学员们为此也对带队领导和班委的精心安排都深感满意与感谢。

此次培训已经结束,学员们都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各自工作岗位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面对未来的工作,大家都将在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双更新的状态下,以百倍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人大及相关工作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中去!(作者:州人大监察和司法委 汤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