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桐梓人大:重融合 抓重点 求实效 着力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桐梓县人大常委会以“家站室”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履职平台功能,创新代表活动形式,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开展监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安顺市西秀区人大常委会考察组到桐梓县考察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


重融合,促进代表履职。采取“线上+掌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代表履职阵地和渠道。“线上”依托贵州省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把全县1600余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纳入平台之中,安排代表轮流值班,线上接待选民,及时收集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随时登记履职动态,分享履职经验。“掌上”依托“桐梓人大”微信公众号“代表通道”,代表可线上提交建议意见,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按程序交办,并线上反馈办理结果,对部分高质量的代表建议进行网上公开。“线下”依托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或村(社区)联络点(室),促进代表积极进站履职,自觉接受选民监督,广泛汇聚民智,切实维护民利。

抓重点,推进“四化”建设。在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全县23个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均达到“六有”和“九个规范化”。同时,各乡镇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设施和场地,一体规划设计、整合、升级代表活动场所,实现共建共管共用,使联络站(点、室)真正成为闭会期间代表学习交流的园地、依法履职的阵地、联系群众的场地。在制度化运行上下功夫。常委会立足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长效化常态化,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代表接待选民等制度文件,建立代表建议分层交办反馈机制,对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的时间、次数、方式、内容等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履职平台的使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常态化活动上下功夫。常委会坚持以制度化保障代表联络站(点、室)活动的常态化。乡镇(街道)根据辖区人大代表分布情况,制作代表联系选民和群众“网格图”,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讲究实效的活动,推动人大“靶向”监督。在特色化创建上下功夫。各乡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服务、社区网格治理、基层民主议事等机制,融合推进“一站多用、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发挥代表联络站平台作用。如楚米镇代表联络站与综治工作融合,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开展土地纠纷、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农村矛盾纠纷调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燎原镇蟠龙社区是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更好服务易地搬迁群众,该镇将代表联络站搬迁到镇党群服务中心,推行“代表联络站+”模式,即联络站+服务大厅,选民办事更省心;联络站+重点工作,代表履职更贴心;联络站+贵人服务,营商环境更舒心;联络站+红色物业,搬迁群众更安心,联络站工作得到代表和群众高度评价。

求实效,实现“四大功能”。代表素质大提升。定期组织代表进站学习交流,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强化对代表履职的监督和管理。联系群众更密切。代表联络站为代表与群众之间搭建起一个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这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作用。汇聚民意更广泛。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常委会监督议题、民生实事项目和代表议案建议线索的征集等工作,进一步丰富常委会联系代表和群众的内容,提升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在监督议题征集中,代表提出的对2023年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视察的建议得到采纳。“督政议事”提质效。通过组织代表参与县乡两级人大年度重点监督议题,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保障代表履行法定职权。通过代表视察、监督和评议,积极探索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人大协商的制度机制,努力推进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作者:丁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