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积极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地方组织法相关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赤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制度设计,深化“四题治理”,探索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将民生实事项目的选择权、决定权更多地交到人民群众手中,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打通了政府决策与群众意愿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党委强部署。2023年底,赤水市决定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后,市委主要领导立即指派专题调研组,赴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合江县等地考察学习相关经验做法,并形成调研报告。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调研情况汇报后,决定按照“党委统筹、人大推动、政府实施、代表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明确由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分工负责,做好流程设计、项目征集等各方面工作,在2024年初召开的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探索实施。
二是人大建机制。由市人大常委会草拟《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和监督暂行规定》《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并经党组会议讨论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向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乡镇代表小组征求意见建议,修改形成审议稿。提请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和监督暂行规定》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于2024年1月4日经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实施。
三是政府谋项目。坚持多渠道征集、多层次论证、多领域覆盖,聚焦群众关注关切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重点领域,依托“四下基层”“四题治理”等线上线下途径,向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召集重点民生部门讨论、酝酿,初步形成备选项目清单;经市有关部门专门论证、市政府办公室集中会审、市政府集体研究等程序,对项目可行性、必要性、普惠性等进行充分研判、反复审查,优选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落地性强的候选项目并形成专题报告,提请市委常委会民主决策,最终形成2024年10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票决。
四是代表作票决。按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大会主席团将10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清单交由代表团进行分团讨论。人大代表结合日常调研、走访、接待选民收集的意见,对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效益等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经190名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丙安水库下闸蓄水、红军大道排水工程等8个项目获赞成票超过到会代表50%,得票最高183票、最低160票,确定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另外2个项目作为重点工程同步推进。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人大负责过程监督,年终向市委报告实施情况。
五是监督促实施。严格落实“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满意度测评”的“三问一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民生实事项目票决30天内,向社会公布政府实施项目的目标任务分解计划,同时部署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跟踪督办工作。年中,召开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报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分类交办,督促责任单位挂图作战,及时解决问题,序时推进项目落地。年末,组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开展民生实事项目集中视察,全方位掌握项目完成情况和取得成效,及时筹备召开市人代会,听取审议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六是接续抓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化拓展票决制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接续推进。在2025年1月6日召开的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组织代表对2024年票决产生的8个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率均达98%以上,同时按程序票决产生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10个,并作出《关于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报告的决议》。此外,2025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还根据实践经验,对《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和监督规定》进行了修订完善,以推动票决制工作规范有序开展。